从今年4月份起,陕西省开始了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先后在10个设区市、杨凌、韩城、西咸新区,陆续实施以县为单元建立方言数据库。然而方言作为人们交流的工具,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随着社会群体交往而改变。
给方言建档,无疑是一种形式的保护,用录音、影像留住祖先的声音,直观并且永恒不变,可让子孙后代随时都能领略本土语言的特色,但在普通话大面积推广的今天,方言建档有哪些现实意义?到底该大力推广普通话还是保护方言?如何保护方言?为此,记者展开了深入调查。
正在消失的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不同,它是一种地方性语言,承载着一个地域深厚且独特的文化传统积淀,是一种情感与身份的维系,承载着浓浓的乡情和乡愁。它能让一个人无论离家多远,都会记住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根。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加速,方言正在加速消失,从现实来看,经济越发达,方言消失得越快。
“农村、县城的年轻人不断地涌入大城市,有经济实力后,都把老人孩子带进城,某些农村有的撤并搬迁、有的废弃,为了尽量的与城市融为一体,方言也自然地慢慢淡化,甚至面临消失。”陕西省民俗专家王智告诉记者,方言的消失,会让我们永久失去一种丰富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