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家解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国防和军队专题展区亮点

2018-11-15 21:33: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专家解读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国防和军队专题展区亮点

  新华社记者樊永强、杨雅雯

  “辽宁号”和我国首艘国产航母模型,《百万大裁军》《九八抗洪》《远洋护航》《改革强军》系列珍贵视频,王建川、李向群、邱光华、王继才等英雄模范的遗物展品,航天员王亚平进行太空授课的复原场景……

  近日,《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其中,第四展区“历史巨变”的第六单元“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持续吸引着公众关注的目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走过了哪些光辉历程?国防和军队建设专题展区在布展设计中体现出哪些突出亮点?在展览现场,记者就这些问题请参与布展任务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编辑研究室副主任曹志宇进行独家解析。

  主题模型寓意人民军队向着强军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也是强军之路。”曹志宇说,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根本指导,恪守性质宗旨本色,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

  走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专题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强军主题模型展台,展台上方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3次阅兵的精彩画面。

  “主题模型展台,设计展示了122个型号的海军、陆军、空军、火箭军各类武器装备模型,重在展示40年来我军主战装备创新发展的突出成果,同时也是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符号象征。”曹志宇告诉记者,展台整体外形像一艘巨轮,寓意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人民军队向着强军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展台共分四层,四层平台就像四级台阶,寓意40年来人民军队一步一个台阶阔步迈进新时代;每一层平台的造型都像进攻箭头,寓意人民军队勇担新时代使命任务,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四大版块清晰勾画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光辉历程

  “从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从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到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整个专题展区共分为四大版块。”曹志宇介绍说,改革开放40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每个时期都有带有标志性的事件。

  1981年华北军事演习,1985年百万大裁军,1998年抗洪抢险,2008年首次赴亚丁湾、索马里护航,2014年10月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段段浓缩的文字视频、一件件难得的实物展品,带领人们近距离感受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走过的光辉历程。

  “我们在选题和用图上都进行了高度浓缩。”曹志宇说,“在360平方米的有限展区中,呈现给观众的每张图片、每段视频、每件展品代表的都是那个时代的经典瞬间。”

  突出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兴军历史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时代。”曹志宇告诉记者,“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版块设计,主要突出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人民军队的浴火重生、征途如虹,一共分五个部分:

  一是重振政治纲纪,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开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新征程;二是重塑组织形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三是重整斗争格局,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四是重构建设布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全面提高;五是重塑作风形象,人民军队朝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砥砺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曹志宇说,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在“伟大的变革”展览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的豪迈与自信。

  11月14日是展览向公众开放的首日,当天共吸引了3万多名观众现场参观。据展览主办方工作人员介绍,展览期间还将在多个展区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专题展区,邀请相关当事人到现场为观众做详尽的讲解,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

  • 相关阅读
  • “钢铁驼队”重现贸易繁荣 “一带一路”让生活更美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1月15日西安讯(记者 武晓娟)“把世界带给长安,把长安带给世界”。20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完成了“凿空之旅”。今天,一辆辆从西安新筑车站始发的中欧班列,成为&l...

    时间:11-16
  • 西安“一带一路”这五年:经济发展 百姓受益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黄韵菁):西安是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同时也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年来,西安紧密结合国家相关策略,不断寻求新的发展,通过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

    时间:11-16
  • “一带一路”为陕西产业升级“赋能”

      全自动的码垛机器人正在作业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曾宪旭  11月14日,中国前驻哈萨克斯坦大使姚培生在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下称爱菊集团)的生产车间参观调研,在听闻爱菊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建立...

    时间:11-16
  • 【地评线】秦平:共建共享,“一带一路”花香怡人

      11月13日—16日,“‘一带一路’这五年”中外学者交流活动在西安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指导,光明网主办,陕西省委网信办、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协办。来...

    时间:11-16
  • 驶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快车道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马若虎)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  5年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合作加快推进,我国很多内陆省份与世界的距离正在拉近,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其中,位于古丝绸之...

    时间:11-16
  • 与中欧班列一起见证“一带一路”这五年

    中国青年网西安11月15日电(记者 高琦)古有声声驼铃,今有隆隆汽笛。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中欧班列开行五年来,一步步演绎着从愿景到现实的动人故事。搭建&...

    时间:11-16
  • 人民日报整版讨论:中国制度何以管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中国之治”有力证明了中国制度科学管用。那么,中国制度科学管用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从国情出...

    时间:11-16
  • 共享伟大变革的硕果

      共享伟大变革的硕果(今日谈)  再现安徽小岗村大包干历史的“红手印”雕塑,反映上海陆家嘴建设成就的实景沙盘,标注航天成就的天宫号空间站等模型……13日开幕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

    时间:11-16
  • 一带一路,越走越宽广

      一带一路,越走越宽广(快评)  在欧洲,中国企业的到来使一度落后的希腊比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当地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工作岗位;在非洲,中国建设者的高水准施工、高质量运营,让肯尼亚老百姓迎来了百...

    时间:11-16
  • 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

      民营经济的春天来了   吉林省辽源市坚持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图为在辽源市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的一家袜企内,工作人员整理展示样品。   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发达的民营经济、...

    时间:1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