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治沙人”王文彪:我们做的事很“土”却是“绿色首富”

2018-12-09 14:34: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改革开放40年·同心圆)“治沙人”王文彪:我们做的事很“土”却是“绿色首富”

  中新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治沙人”王文彪:我们做的事很“土”却是“绿色首富”

  作者 夏守智 杨程晨

  “我们做的事情在旁人看来很‘土’,但它造福群众。我开玩笑说,我们算得上‘绿色首富’。”在王文彪带领下,亿利资源集团成为全球沙漠治理领军企业。他们事业的起点在库布其沙漠。

  这座中国第七大沙漠,盘踞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几”字弯南岸。在1.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稀疏,人烟稀少,冬春两季“风沙四起云沉沉”的天气,更让周边地区饱受沙尘暴之苦。

  但从1988年开始,30年间,库布其6000余平方公里沙漠变绿洲,曾经令人生畏的“死亡之海”,如今成了日益热络的旅游胜地。改变的发生,得益于各方协作。而“功劳簿”上,少不了亿利和董事长王文彪浓墨重彩的一笔。

  谈及治沙“初心”,王文彪直言,“是被逼出来的。”198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从沿海吹向内地,带着对市场经济大潮的憧憬,时任县政府文秘的王文彪主动请缨,到库布其地区一家盐厂任厂长。可刚到厂区,绵延的沙丘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我坐的车陷入沙子里,最后欢迎人员都来推车了”。

  18公里盐湖几乎每天都受沙尘暴袭扰,这让王文彪不得不花心思治沙。经过一番思忖,他决定从盐厂生产队伍中抽调27人专责“植树抗沙”,并从每吨盐的利润中提5元钱人民币作为治沙经费。“最开始种树基本上活不了,死了再种,种了还死,反反复复。”库布其的治沙故事在磕磕绊绊中拉开帷幕。

  随着盐厂产量提升,向外运输货物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比起绕过库布其,横穿沙漠运输可以节约一大笔费用。权衡利弊,王文彪拍板决定,与当地政府合作,打通一条穿越沙漠的运输线。

  1999年,公路通车后,库布其沙漠第一次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王文彪及其团队发现,沙漠深处生长着不少甘草等中药材,这给他们的治沙工程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甘草存活,说明在沙漠里可以大量种植,还可以发展药材产业。”于是,甘草这种根瘤菌发达、固氮能力强的草本植物成了治沙“秘密武器”。

  2000年,沙漠腹地小盐厂正式更名亿利资源,沙漠治理也成为集团主营方向。彼时,在改革开放推动下,中国金融证券市场正茁壮成长,初生的亿利抓住时机,于A股上市,打响了品牌,也打通了融资渠道。

  从水气种植法、螺旋钻种植法、节水容器种植法,到甘草平移种植技术、网格治沙技术,此后10余年间,亿利研发出300多项沙漠治理专利技术,库布其的森林和植被覆盖率也从2002年的0.8%、16.2%增长到2016年的15.7%、53%。

  “有200多项专利技术是近5年获得的。”2012年,库布其沙漠治理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也在这一年,中共十八大召开,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无疑给了王文彪及亿利坚持下去的动力。“没有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库布其走不到今天,亿利也走不到今天。”

  总结30年治沙经验,王文彪说,归根结底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单纯沙漠绿化是难以持续的。目前,亿利在库布其地区已经发展出“1+7”产业模式,即以沙漠绿化为主轴,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绿色养殖、生态旅游等多元产业。这不仅让亿利成长为拥有千亿资产的大企业,也让库布其地区逾10万民众通过“公司+农户”“农户总承包”等机制,年收入大增,成功实现脱贫致富。

  库布其治沙经验吸引了世界目光。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创造和成果报告》认定亿利创造了4600多亿元的生态财富。2017年,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库布其模式”被写入联合国宣言……

  如今,亿利多年积攒的治沙技术和经验,正在新疆阿拉尔地区、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及甘肃腾格里沙漠等多地实践,并帮助中亚、北非多国政府和企业抵御沙漠扩张。

  王文彪说,亿利的治沙探索,库布其的沧桑巨变,乃至他个人的命运变迁,最终要归功于改革开放这个大背景。放眼未来,他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仍将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因此获益。(完)

  • 相关阅读
  • 董天知: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

      新华社郑州12月9日电(记者王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董天知的出生...

    时间:12-10
  •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人民时评)   姜 洁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只要一人尚在逃,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就决不“鸣金收兵”   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

    时间:12-10
  •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改革开放40年·同心圆)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作者 邢利宇 王捷先   “在网上我的绰...

    时间:12-10
  • 新疆克拉玛依:从戈壁油城走向匠心之城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9日电 题:新疆克拉玛依:从戈壁油城走向匠心之城   新华社记者顾煜、阿曼   1955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诞生,戈壁油田“克拉玛依”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克拉玛...

    时间:12-10
  • 黄坤明:对国际上抹黑中国人权状况的言论要敢于亮剑

      中新网12月10日电 在今天的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0周年座谈会上,中央宣传部部长黄坤明指出,要有效引导国际人权舆论,对那些在国际上攻击、抹黑我人权状况的言论,要敢于发声亮剑,驳斥不实之辞,坚决维护我...

    时间:12-10
  • 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中新社西安12月10日电 题: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中新社记者 田进 高庆国   “树多了,林密了...

    时间:12-10
  • 中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胡璐、于文静)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8日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时间:12-10
  •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把厂迁到外地重建,以后靠什么生活?”迁厂的消息让宝山村炸开了锅。   那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农房塌了95%,17座电站毁了14座,建材厂、金属加工...

    时间:12-10
  •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3公里长的兰洋大道,蓝洋农场职工期盼多年。   “不改‘居’,修不起这路。”海垦旅游集团董事会秘书王小民表示。这样的变化,只是66岁的海南农垦二次创...

    时间:12-10
  • 百名红通归案54人 有人从发现出逃到劝返仅25小时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人民时评)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只要一人尚在逃,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就决不“鸣金收兵”   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日,中国在...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