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逾80城(区)提供人才购房补贴 “抢人大战”白热化

2020-06-11 20:3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中国逾80城(区)提供人才购房补贴 “抢人大战”白热化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历经疫情高峰期的短暂“休战”过后,各地的“抢人才大战”卷土重来。继续降低落户门槛以及提供人才购房补贴成为本轮“人才政策”的重点措施。

资料图:5月31日,由江西省教育厅与南昌航空大学联合举办的2020届毕业生留赣就业专场招聘会在南昌市举行。此次招聘会共计77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岗位近400个,需求人数2000余人。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就业工作,毕业生实行限流,分时段、间隔性入场,入场人员均需备案、测温,并全程佩戴口罩。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资料图:一就业专场招聘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以来,中国已有至少80个城市(区)推出人才购房补贴。仅6月上旬,就有十几个城市(区)推出或者升级针对人才的购房补贴政策。

  6月10日,浙江省衢州市、吉林省通化市、广州市花都区“扎堆”发布针对不同人群、力度不同的购房补贴政策。

  如:衢州市提出,对新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60平方米(约100万元人民币)购房补助。“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30平方米(约50万元)购房补助。本科毕业生最高可得15平方米(约25万元)购房补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百万元级以上购房补贴频现。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厦门、杭州、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北新区、浙江台州、浙江衢州、上海青浦区等至少十余地方承诺的人才最高购房补贴超过百万元。

  其中,厦门购房补贴金额最高。6月初,厦门推出“五大人才工程”,其中,针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实施的“金鹭领航”工程,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项目资助和1000万元购房补贴。杭州、上海青浦区的最高人才购房补贴也高达800万元和500万元。

  本轮“抢人大战”始于2017年,最开始是在西安、武汉、长沙等部分二线城市,而后逐渐蔓延至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乃至部分县城和城区。目前,除个别控制人口规模的超大城市外,众多二三四线城市都向人才敞开了大门。

  今年6月起,济南、南宁两地开始实施户籍新政,落户门槛降至“新低”。如济南提出,无房、投靠亲属者、灵活就业人员等均可落户。

  为何各城市如此热衷于“抢人”?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指出,一方面是在少子化、老龄化趋势下中国人口流动明显放缓,部分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向大都市圈的外流;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根基,但高素质人才“僧多粥少”。如今,第三波婴儿潮尾端出生的人口进入工作年龄,加之京沪等大城市控制人口,这给其他城市创造了“抢人”机遇期。

  不少城市“抢人”效果显著。以西安为例,据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统计,人才政策出台后,西安人口两年增百万。2017年西安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年底新增户籍人口20余万人,2018年初西安再度放宽落户要求,户籍人口增长再次加速,2018年底户籍人口增加70余万人。

  业内人士认为,各城市“抢人”将促进中国人口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区集聚,不过,将人才政策与房子绑定在一定,也将对楼市带来一定影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总体而言,人才政策并不像降低首付比例、降低利率那样,对房地产市场影响显著。但在南京、杭州、苏州等楼市供求相对紧张的城市,购房补贴以及人才购房优先摇号等政策对市场确有一定影响。

  面对愈演愈烈的人才之争,专家提醒,单靠购房优惠政策吸引来的只能是购房者,想要真正留住人才,单靠房子是远远不够的。

  任泽平表示,在“抢人”过程中,城市面临提升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的长远任务,做好了,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福祉。居民是“用脚投票”的,只有完善的产业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完)

  • 相关阅读
  • 云南省委统战部部长张国华:谱写好云南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新篇章

      中新网昆明6月12日电 (李晓琳)“准确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目标原则和基本要求,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谱写好我省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新篇章。”云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张...

    时间:06-12
  • 卫星星座让我们更多了解海洋

      我国海洋卫星观测迎来新的里程碑。6月11日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D星,将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进行组网观测,大幅提升我国对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

    时间:06-12
  • 现生环节动物支系化石记录首次出现

      【科技前沿】    本报昆明6月11日电 记者任维东1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北京时间2020年6月11日17时,《自然》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

    时间:06-12
  • 让农作物更高产耐旱 科学家研究植物激素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董瑞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日前提出一种全新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机制,对改良农作物株型、提高营养利用效率以及培育抗寄生作物具有指导意义。相关...

    时间:06-12
  • 湖南首批医保社会监督员上岗

      新华社长沙6月12日电(记者谢樱)记者12日从湖南省医保局获悉,《湖南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社会监督员制度》和《关于聘请周兴等46名同志为湖南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社会监督员的通知》已正式下发,湖南聘请首批...

    时间:06-12
  • 民法典: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家园

      【“民法典·直播问答”系列报道②】   人身权、财产权与每个人如何息息相关?在近日光明网联合西南政法大学推出的系列直播中,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基地副主任侯国跃围绕“民...

    时间:06-12
  • 京唐铁路跨潮白新河特大桥节段预制胶拼连续梁合龙

      新华社天津6月12日电(记者刘惟真、邓浩然)近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要组成部分、京唐铁路重点工程——跨潮白新河特大桥节段预制胶拼连续梁顺利合龙。该连续梁的合龙,标志着我国节段拼装技术与装配式桥梁...

    时间:06-12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必须进行核酸检测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王秉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发布的《关于发挥医疗机构哨点作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对于所有到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必须扫“健康码”,并进行核酸检测...

    时间:06-12
  • 内蒙古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

      (抗击新冠肺炎)内蒙古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2日电 (记者 张玮)12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称,内蒙古2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隔离。   2020年5月28日,内蒙古报告新增2...

    时间:06-12
  • “行云二号”01星、02星完成第一阶段测试

      新华社武汉6月12日电(记者谭元斌、胡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行云工程”首发星“行云二号”01星、02星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测试,全部在轨测试将分几个阶段进行。  记者11日从航天科工集团了解到,...

    时间:06-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