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0-12-17 14: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12月17日电 (记者 张道正)记者17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副校长陈军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是化学科学领域唯一入选的中国科学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成立于1983年11月,是非政府、非政治和非营利性的国际科学组织,致力于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研究。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一般从发展中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外籍院士从发达国家的著名科学家中选举产生。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302人,分布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学、医学、工程科学、社会和经济学等十大领域。

  此次共有来自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35位科学家入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其中有7位来自中国。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称,陈军院士发展了“氧化还原—转晶”新方法可控合成三维金属氧(硫)化物电极材料,用于制备高性能电池。他的研究拓展了人们对于纳米材料在能源储存和转化领域应用的理解。

  陈军,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1992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留校工作;1996-1999年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日本工业技术院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自2002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副校长、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完)

  • 相关阅读
  • 未来还需要老师吗?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该如何应变?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未来学习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   30年后的教育会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什么,在哪...

    时间:12-18
  • “嫦娥”归来,“绕、落、回”圆满收官

      “嫦娥”归来,“绕、落、回”圆满收官  本报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叶雨恬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

    时间:12-18
  • “嫦娥”回家后,还有哪些新期待

      “嫦娥”回家后,还有哪些新期待  23个日日夜夜的等待后,嫦娥五号终于平安回家。这是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采样...

    时间:12-18
  • 莫让“结案指标美容”诱发年终立案难

      莫让“结案指标美容”诱发年终立案难  张智全   全国法院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要求、切实保证及时立案专项工作部署会近日在最高人民法院以视频方式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决...

    时间:12-18
  • 媒体:对个别省份电力暂时短缺不必太紧张

      对个别省份电力暂时短缺不必太紧张  ■ 社论  正视电力短缺的客观存在,同时尽可能恢复短缺地区的电力供应,是眼下社会各方需要直面的重要议题。  近日,湖南、浙江等地,陆续发布了“有序用电”通...

    时间:12-18
  • 嫦娥五号任务成功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将陆续实施

      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将陆续实施  明后两年完成空间站建设的11次发射任务,包括四艘载人飞船;我国计划与国际合作论证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

    时间:12-18
  • 综合消息:世界瞩目嫦娥五号凯旋

      综合消息:世界瞩目嫦娥五号凯旋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嫦娥五号返回器17日凌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从一开始就备受...

    时间:12-17
  • 部分地区为何“限电”?电力供应能否保障?

      新华社长沙12月17日电 题:部分地区为何“限电”?电力供应能否保障?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近期,湖南、江西电力供应偏紧,浙江也出现限制用电情况,引发当地企业和居民广泛关注。   ...

    时间:12-17
  • 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娘家” 后续将开舱取出样品容器及搭载物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电 (郭超凯)12月17日凌晨刚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的嫦娥五号返回器,经过一天的舟车劳顿,于17日晚上回到了其“娘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17日晚20时,为欢迎嫦...

    时间:12-17
  • 嫦娥五号:创造五项“中国首次” 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

      新华社北京12月17日电 题:嫦娥五号:创造五项“中国首次” 44年来再获月球样品——权威专家解读中国航天里程碑式新跨越   新华社记者张泉、彭韵佳   十年磨剑,载誉归来!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