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自主研制超导二极磁体磁场强度突破12特斯拉

2021-06-16 21:26: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16日发布消息,该所高场超导磁体团队自主研制的全国产超导二极磁体在最新结束的新一轮性能测试实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磁体在4.2K(零下269摄氏度)下两个孔径内实现超过12特斯拉(T,Tesla)磁场强度,达到超导线材临界性能的85%以上。

  中科院高能所团队研制的该超导二极磁体从结构设计、超导材料、电缆及磁体制备,到相关的装备与测试平台,均基于中国自主技术路线。

  目前,加速器超导磁体的最高磁场强度记录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保持的16T无孔径二极实验磁体,美国费米实验室2020年创造出14T单孔径二极实验磁体。中国自主研制获得突破的12T双孔径超导二极磁体,性能指标居于国际前列,且是目前国际上唯一一个采用不同超导材料组合线圈结构达到12T二极磁场强度的磁体,堪称加速器高场超导磁体领域中国自主核心技术发展的一项里程碑。

  该项进展也获得国际同行高度关注,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高亮度升级前项目负责人、意大利米兰大学物理系教授卢西奥·罗西(Lucio Rossi)、CERN MSC研究组前负责人卢卡·博图拉(Luca Bottura)和现负责人阿诺·德夫雷德(Arnaud Devred)、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超导工学中心前负责人山本明(Akira Yamamoto)等均发来贺信,评价中科院高能所团队的工作“展示了组合线圈结构设计优势的出色成果”,为“10T以上研究领域非常好的进展”,“在展示普通线圈的优点和组合线圈设计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取得“非常好的成绩”等。

  高场超导磁体提供的强磁场可以实现高能量带电粒子束流的轨迹及尺寸控制,是基础物理研究、先进核聚变能源技术以及高能量粒子加速器建设的核心需求。欧美未来十年高能物理发展战略中均把高场超导磁体技术列为优先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国际及国内正在开展的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也无一例外地依赖高场超导磁体技术。

  中科院高能所高场超导磁体团队表示,性能大幅提升的下一代高场超导磁体技术,还有望在高精度医疗、低损耗电力及交通系统等民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助推中国国民健康发展、“碳中和”目标实现以及相关高科技产业群形成。(完)

  • 相关阅读
  • 参宿四为何“大变暗”?最新研究称由尘埃团和冷斑导致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距离地球第二近的红超巨星1年多前发生“大变暗事件”(Great Dimming),引发天文学界广泛关注及其原因的大量推测。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天文学研究论文称,参宿...

    时间:06-17
  • 梅建平:未来15年是网络技术演进变革的重要窗口期

      中新网南京6月17日电 (记者 朱晓颖)科学技术部高新司副司长梅建平17日在南京表示,初步可以判断未来的15年,是网络技术演进变革的重要窗口期和黄金期。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网络技术,有望实现网络技术体制、网络性...

    时间:06-17
  • 融入中国特色时代元素 揭秘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服装和舱内鞋设计细节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王宇 许婧)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17日上午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上太空,他们将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以及...

    时间:06-17
  • 广州4例新增病例均来自同一街道 在酒店隔离期间发现

      (抗击新冠肺炎)广州4例新增病例均来自同一街道 在酒店隔离期间发现  中新社广州6月17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17日通报该省疫情最新情况,6月16日0时至24时,全省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均为广州...

    时间:06-17
  • 中国最高法发布新规填补在线诉讼制度空白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17日发布的《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下称《规则》)将有效填补中国在线诉讼领域的制度空白。  《规则》共39条,内容涵盖在线诉讼法律效力、基本原则、适用条件...

    时间:06-17
  • 3名航天员飞天在即,准备情况如何

      3名航天员飞天在即,准备情况如何  6月16日上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主任助理季启明在发布会上介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将于6月17日上午,乘...

    时间:06-17
  • “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任务”

      “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完成好此次任务”  当3名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走入房间的那一刻,“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响成一片。众人期待已久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

    时间:06-17
  • 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丨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 题:钟扬:一颗追梦的“种子”  新华社记者吴振东  舞台上,话剧《种子天堂》剧情进入最高潮——在缺氧、强风恶劣环...

    时间:06-17
  • 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至诚报国 振兴中华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至诚报国 振兴中华  新华社长春6月16日电 题:海归战略科学家黄大年:至诚报国 振兴中华  新华社记者周立权、黄浩铭  在广西南宁市园湖路小学,...

    时间:06-17
  • 在轨3个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怎样确保能源供给?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 题:在轨3个月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怎样确保能源供给?  作者 郭超凯 郑莹莹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将长达3个月(此前神舟飞船执行任务最...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