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30余家中外媒体走进江北水乡枣庄 寻梦千里运河畔

2021-10-18 13:56: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枣庄10月18日电 (沙见龙)“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日前在京启动,通过讲好大运河融古铄今的故事,打造不同地区互学互鉴、中外人员交往、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活动启动后,采风团一路南下,于17日—18日来到山东枣庄,领略江北水乡枣庄的运河风情。

采风团成员在台儿庄古运河畔拍照留念。 沙见龙 摄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绵延1794公里,流经北京、天津两市及冀、鲁、苏、浙四省,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文化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悠远绵长的文化基因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京杭大运河枣庄段史称泇河,开凿于明朝万历年间,流域面积1828平方公里。枣庄是大运河流经山东的5座城市之一,作为京杭大运河唯一一段东西走向的航道,枣庄段运河与大运河一脉相承又独具特色。

采风团成员游览台儿庄古城。 沙见龙 摄

  要了解大运河枣庄段,位于枣庄市台儿庄区境内的台儿庄古城是不得不提的文化地标。这座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历史上曾是一座商贾云集、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水乡古镇,有着大运河上最完整的运河文化遗产体系,被称为“活着的运河”。采风团参观古城、乘船游览古运河河道,欣赏依然留存的昔日文化交融的印记。

  明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改道经过此地,促使其社会经济迅速崛起,呈现出“一河渔火,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庄”。据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黄晓莉介绍,1938的中日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一战扬名,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恢复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成了古运河畔唯一一座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文化名城。

采风团成员在台儿庄古城的著名景点拍照留念。 沙见龙 摄

  黄晓莉告诉记者,作为连接运河南北的中间段,枣庄段在民俗、美食、建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融汇南北文化的包容性。明清以来,枣庄汇聚了来自京津、闽南、岭南、江浙、徽州、三晋等地的风俗习性、商业观念、商旅文化、漕帮文化等,形成了南北杂糅、各派融汇的独具特色的枣庄运河文化。借助运河,外来文化与台儿庄本土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兼容并蓄,使建筑、商贸、宗教、饮食和民风文化不断发展。

  自开凿通航400多年来,运河枣庄段河道通畅,物资商品流通如织,至今仍是京杭大运河南北航运的重要枢纽,建有台儿庄、台儿庄复线、万年闸三座国家Ⅱ级船闸,43公里主航道为国家Ⅲ级航道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对保证漕运,促进南北方物资商品流通发挥了主航道的作用,具有“生态运河”“黄金水道”的显著特色。

中外媒体记者参观台儿庄古城。

  今年25岁的赵雅乐是台儿庄古城的讲解员。从小生活在运河河畔的她,对运河有着特殊感情,这也使她在大学时期选择了梦寐以求的旅游学专业,“就是想毕业后到台儿庄古城做讲解员”。在她看来,大运河曾经有较强的通航价值,但如今其精神意义更为重要,包括开凿运河的工匠精神、运河文化的传承精神等。“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了解运河精神。”

  除了“闪耀”的运河文化外,枣庄还是鲁班、墨子故里,铁道游击队的故乡。采访团赴枣庄薛城区参观了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近年来,薛城区依托“铁道游击队”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提档升级红色阵地,开展红色研学,举办红色课堂,大力发展文旅创意产业等方式,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副总经理黄晓莉接受中外记者采访。 沙见龙 摄

  葡新国际文化传媒总裁马丽梅在海外漂泊几十年,此次通过媒体采访活动走访大运河,“内心感到十分激动”。先前对运河沿线的关注并不多,这次沿线行走,切身感受到大运河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是“活着”的运河。“对海外游子来说,无论是大运河还是黄河,都是我们的母亲河。”

图为台儿庄古城内的步云桥。 沙见龙 摄

  此次“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邀请中央、地方、部分境外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组成采访团,将历时7天,从北京启程,经山东枣庄、江苏扬州,行程约1300公里,抵达浙江杭州。(完)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9日评论员文章: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时间:10-18
  • 最高法发文推动矛盾纠纷村村可解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罗沙)记者18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解...

    时间:10-18
  • 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黄玥、李惊亚  遵义会议,中国共...

    时间:10-18
  • 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家赔偿,是对公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监督权和损害赔偿救济权的有效结合;司法救助,不仅帮助困难民...

    时间:10-18
  •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 三位知名学者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征)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8日在上海开幕。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唯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壮阔历程、不朽功业、...

    时间:10-18
  • 民革中央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李晗雪)由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18日在位于北京的民革中央机关举行,50余位辛亥革命先驱后裔及两岸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全...

    时间:10-18
  • 赵立坚:美英澳所作所为证明,它们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者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俄方认为美英澳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无助于促进国际安全和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赞同俄方看法。他强调,美英澳三国所作所为证明,它...

    时间:10-18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在所属《民主与法制》周刊开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第1期于2021年10月18日正式出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

    时间:10-18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积极评价默克尔大力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各领域友好交往,并表示,中德都致力于在平等互利基...

    时间:10-18
  • 不容忽视!专家:公众对罕见病认知度亟待提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郎朗) “目前我国罕见病面临关注度低、诊断难的问题,公众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亟待提升。”相关专家1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但罕见病患者总数已超2....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