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穿越风雨向前走,习近平示疫后美好世界建设之道

2022-01-18 21:0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穿越风雨向前走,习近平示疫后美好世界建设之道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梁晓辉)“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时,向世界传递出中国面向后疫情时代的态度与选择。

  当天,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论坛在“云端”开启。在新冠肺炎疫情延宕的第三个年头,面对“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的又一世界之问,中国的答案备受外界关注。

  接受中新社采访的国际问题专家指出,习近平呼吁各方坚定信心、勇毅前行,越过一“时”的危机与挑战,看到疫后美好世界的大“势”,传递出审时度势的理性态度,为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指明方向。

  当天的视频会议是习近平新年出席的首场多边外交活动,也是继2017年和2021年之后,中国最高领导人再次站上“达沃斯讲台”。梳理发现,习近平每一次“达沃斯演讲”的主题都在关键节点直指国际社会“痛点”,并构成一条清晰脉络。

  ——2017年,面对经济全球化“存废之争”,习近平以“大海与湖泊”作喻指出,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

  ——2021年,面对多边主义“真伪之辨”,习近平以事实廓清逻辑谬误表示,不能以多边主义之名、行单边主义之实。“有选择的多边主义”不应成为我们的选择。

  ——如今,面对历史潮流“顺逆之道”,习近平将时代问题置于历史背景下强调,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将目光聚焦当下,不难看出,从抗疫合作相互掣肘到经济复苏进程不确定性加剧,从全球发展遭受冲击到冷战思维逆势作乱,世界面临的挑战不断,正在经受着“风吹雨打”。

  “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对世界之问,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出四方面重大倡议,与世界共同探索“向前走”的道路: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

  “中方的倡议展现出两条鲜明主线,即‘疫情如何战’和‘未来如何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分析指出,战胜疫情是全球短期内最紧迫的挑战,而构建疫后世界是未来长期的任务。

  就“疫情如何战”而言,尽管终结这场全球大流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国际抗疫之路并不顺利。至今仍有个别国家大搞“甩锅推责”和政治操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免疫鸿沟”也在持续拉大。

  在演讲中,习近平以“大船”和“小船”作比,呼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他指出,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

  “战胜疫情是国际社会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否则构建疫后美好世界的目标无从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表示,中方既以实际行动打造了防控疫情的样板,更以团结合作的倡议为世界最终战胜疫情提供信心。

  如果说“疫情如何战”聚焦眼前的胜利,“未来如何建”则需要国际社会追求更深远的答案。从现实可以看出,这一过程势必更是挑战重重。

  在演讲中,习近平直面危机与挑战,列举的数据和事实发人深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等风险相互交织,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

  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之道,外界注意到,习近平提出的倡议突出一个“共”字:在思想上凝聚共识——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在行动上构建共同体——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目标上实现共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中国着眼于世界利益,而非只看到自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指出,中方的倡议有利于各国凝聚共识相向而行,共同解决问题,“这是实现美好世界的必经之路”。

  在外界看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无疑是构建疫后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就在习近平演讲当天,中国2021年经济“成绩单”新鲜出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

  演讲中,习近平以三个“坚定不移”再次作出郑重宣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评论认为,从抗击疫情到经济复苏,中国的发展与实践为助力构建疫后美好世界提供了新的可能。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让全世界再次清晰地听到了中国对推动全球合作做出的承诺。”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指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改革开放,中国和全世界都可以从中受益;中国致力于生态保护,这有助于人类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继续参与国际合作,这将有助于世界实现更绿色、更包容的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四川如何高质量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解码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  代表热议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5G基站6.6万个,认定首批1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增长18%左右……这是2021年,四川交出的...

    时间:01-19
  • 我为“天宫”建家园——揭秘中国空间站的“装修”团队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  空天科技正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领域之一。2021年,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四川航天作出了哪些贡献?  日前,华西都市报...

    时间:01-19
  • 2022开年城市一线观察丨在爬坡过坎中走向春天——“振兴之城”沈阳2022开年观察

      辽宁沈阳。隆冬腊月,数九寒天。街头车流滚滚,熙熙攘攘;工厂热火朝天,忙碌一片。  滴水成冰,热气腾腾,这就是沈阳。新年伊始,面对外界对东北经济的看衰与质疑,这座肩负振兴使命的“振兴之城”埋头苦干不...

    时间:01-19
  • 浙江老龄化进程加快 政协委员忧养老服务难题

      中新网杭州1月19日电 (张茵 谢盼盼)如何养老成为社会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养老话题也成为今年浙江省两会的高频词。1月19日,在此间举行的浙江省两会上,多位政协委员关注养老问题,为养老服务建设建言献策。  一...

    时间:01-19
  • 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成都开幕

      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在成都开幕  彭清华主持开幕会并宣布开幕 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柯尊平出席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李淼)笃行不怠守初心,踔厉奋发启新程。1月18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

    时间:01-19
  • 未来4年长三角交通建设加速 省际是个关键词

      近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视频会议,共同发布两项倡议书,签署三项协议书。根据《长三角跨省市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建设实施合作协议(2022—2025)》,未来4年,将共同推动实施20项省际...

    时间:01-19
  • 浙江省人大代表提出复兴古诗词吟咏,将相关著作作为学校教材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但其吟咏方式已失传近一个世纪。在中华民族重塑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复兴古诗词吟咏意义重大。”浙江省人大代表、德清县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杨文忠1月19日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时间:01-19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87例 其中本土病例55例

      中新网1月19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 1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87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2例(上海15例,北京5例,山东4例,广东2例,广西2例,四川2例,福建...

    时间:01-19
  • 为基层减负——担当尽责 干事创业

      “大会小会不停,考核材料不断”;“一个村委百块牌,仨俩干部撑场面”;名目繁多的“工作群”“政务APP”造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些问题曾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将整治形式主义...

    时间:01-19
  • 中方呼吁“77国集团和中国”加强团结合作

      新华社联合国1月18日电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18日在“77国集团和中国”大使级会议上发言,呼吁集团加强团结合作,在联合国平台发出响亮一致声音。  戴兵说,当前,全球治理正经历深刻变革,单边主义、保护...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