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2022年,人民法院将有这些“大动作”

2022-01-18 23:13:4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2022年,人民法院将有这些“大动作”

  新华社记者罗沙、张研

  秉公裁决、定分止争,助推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近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从保障人民权益、提升司法公信力等方面对人民法院新一年工作作出部署,其中不少看点值得关注。

  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教育、医疗、养老、育幼、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案件,直接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权益保护力度,维护劳动者公平就业权利。

  ——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依法遏制“借名买房”“法拍房”炒作,加强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加强老年人权益司法保障,探索建立涉老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解机制,服务新时代老龄工作。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正确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坚持对未成年人犯罪“宽容但不纵容”。

  ——完善司法救助机制,强化与社会救助协同联动,推动完善更加公平的社会救助体系。

  最高法同时强调,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通过“小案件大道理”,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公共意识、规则意识。

  民事审判坚决同“和稀泥”说不

  “有时裁判效果不好、群众不接受,这是表象,根源还是理念出了偏差。”这次会议提出,要巩固端正司法理念成果,在实践中完善正确理念,用正确理念指导司法实践。

  最高法明确要求,刑事审判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正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做到依法定罪量刑,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尊重量刑建议,确保公正裁判。

  民事审判要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平衡利益、定分止争,坚决同“和稀泥”做法说不,立“明规则”、破“潜规则”。

  行政审判要增强大局意识,支持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最高法同时提出,要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实体公正同程序公正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

  破解影响司法公正的深层次问题

  据悉,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人民法院对审判执行领域一系列顽瘴痼疾进行“靶向治疗”。这次会议对此强调,要切实巩固成果,实现标本兼治。

  在整治“年底不立案”方面,最高法提出,要巩固整治成果,坚持从政治上看立案登记制,决不允许搞变通限制立案、以调代立、不立不裁、限号立案、增设门槛。

  最高法还提出,要巩固整治裁量权行使不规范、违法“超审限”成果,切实解决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巩固整治违规违法办理“减假暂”案件成果,落实减刑假释案件实质化审理意见,决不允许“纸面服刑”“提钱出狱”影响司法公正。

  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

  “我们要珍惜这些年攻坚执行难取得的成绩、赢得的民心,不断巩固中国特色执行制度、机制和模式,努力朝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会议强调,要加快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不断完善网络执行查控、失信联合惩戒等联动机制。

  最高法提出,要深化“一案双查”,常态化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紧盯案件违规终本、案款超期发还等问题,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终本案件自查与互评,健全落实“一案一账号”等工作机制。

  在执行规范化建设方面,最高法提出加快起草修订债权执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司法解释,完善执行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善意文明执行,平衡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

  以智慧法院创造“数字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会议提出,要巩固提升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以司法数据中台、智慧法院大脑、在线法院建设为牵引,推动智慧法院从技术运用向规则治理、制度构建迈进。

  最高法明确要求,要合理准确适用在线审理机制,保障当事人选择权和知情权。坚决摒弃“在线审理”就是“简化审理”的错误认识,确保在线诉讼“降成本不降质量、提效率不减权利”。

  据悉,人民法院将推进5G、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为人民群众诉讼和法官办案提供智能化、一体化、协同化的智慧服务。同时严格划定技术边界、保障数据安全,防止因为技术过度介入影响司法公正和中立。

  • 相关阅读
  • 小学教师被判强奸喊冤56年 再向江西高院提起申诉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19日电(彭宁铃)18日,中新网从汪康夫的代理律师张晓丽处获悉,当日下午,她已与汪康夫的小女儿汪珍珍前往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汪康夫被判强奸案再度提起申诉。“申诉材料已顺利提交,法院称...

    时间:01-19
  • 毕满天:吉林有美妙记忆和高质量合作

      (外国使节谈吉林)毕满天:吉林有美妙记忆和高质量合作  中新网沈阳1月19日电 (记者 李彦国 郭佳)“我喜欢去吉林。”德国驻沈阳总领事毕满天面带笑意对记者说。这句话里的“喜欢”,有多重含义。  20世纪80年...

    时间:01-19
  • 2021全年共侦破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349起

      中新网1月19日电 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兰卫红在19日举行的公安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各地公安机关全年侦破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34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2万名,缴获各类毒品26.9吨;同时深入开展境外清源行动,...

    时间:01-19
  • 北京冬奥场馆将应用生物气溶胶系统监测新冠病毒

      中新网北京1月19日电 (徐婧)北京冬奥会计划在多个场馆布置气溶胶采集器,采集后,标本将在昌平实验室等地设置的临时检测站进行检测,为冬奥会提供全面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保障。  记者18日从北京市科技冬奥项目...

    时间:01-19
  • 吉林“智造”雪蜡车交付使用 将助力冬奥健儿赛场争先

      中新网长春1月19日电 (记者 郭佳)由吉林省辽源市“智造”的雪蜡车18日晚在长春举行交付使用仪式,这台雪蜡车将服务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雪上项目,助力中国运动员赛场争先。  这款雪蜡车主体结构采用了中国高铁...

    时间:01-19
  • 湖南省政协常委孙易兵:向港澳同胞讲好党史故事和家国故事

      中新网长沙1月19日电 (记者 唐小晴)“我们希望通过委员工作室,更加常态化推动湘港澳三地联动,共同开展委员读书、值班、宣讲等活动,坚定表达对‘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支持,积极向港澳同胞...

    时间:01-19
  • 云南累计接种新冠疫苗9940.65万剂 全程接种覆盖率近90%

      (抗击新冠肺炎)云南累计接种新冠疫苗9940.65万剂 全程接种覆盖率近90%  中新网昆明1月19日电 (陈静 熊佳欣)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三国接壤的云南成为疫情防控第一线。云南省疾控中心主任...

    时间:01-19
  • 聚焦教育科技与耕地 湖南3位厅长走上“通道”回应关切

      中新网长沙1月19日电 (刘曼 关紫文)2022年湖南省两会第二场“厅长通道”18日下午举行。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夏智伦、省科技厅厅长李志坚、省自然资源厅厅长陈仲伯先后站到话筒前,结合自身工作领域,围绕湖南全面落实...

    时间:01-19
  • 公安部:2021全年共破获各类毒品犯罪案件5.4万起

      中新网1月19日电 2021年公安机关禁毒工作取得成效如何?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梁云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国公安机关2021全年共破获各类毒品犯罪案件5.4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7万余名,...

    时间:01-19
  • 四川如何高质量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解码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  代表热议  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成5G基站6.6万个,认定首批12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4012亿元,增长18%左右……这是2021年,四川交出的...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