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生动故事讲述中国之变

2022-03-05 16:13: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现场)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生动故事讲述中国之变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首场“代表通道”开启 生动故事讲述中国之变

  中新社记者 李京泽

  农民工成了新时代的技术工,首钢工业遗存成为城市复兴新地标、亘古荒原沙漠变绿洲……5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里,八位来自各行业、基层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用他们坚守、成长与超越的生动故事,对外讲述一个正在发展变化的中国。

  坚守:筑绿色长城,续一江清水

  坚守对于全国人大代表陈良来说就是用生命守护林区。从事林草行业30年,他已把保护森林和草原融入生命。

  眼前是炙热的火焰,脚下是未融的冰雪。为了扑灭火情,他曾深入5月的内蒙古兴安盟林区,在冰与火的考验下,他与队员们奋战数日,心中想着“为了绿色保障拼了命也值得”。

  在青藏高原,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夏吾卓玛也以她的方式守护着一江清水。她的家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全境属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保护生态已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其中,一位老人义务守护近万亩草原湿地22年,累计巡查12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

  夏吾卓玛说,由于水资源生态环境不断好转,州里建起了矿泉水厂,黄河旅游业红红火火,乡村振兴有了可靠依托。

  实际上,在全国各地很多人像陈良与夏吾卓玛一样,用尽一生守护着碧水蓝天。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当生态红利不断释放,这些人的故事值得被铭记。

  成长:与时代一起闪闪发光

  “大家共同努力,获得闪闪发光的人生。”从湖北农村到上海邮政,再到走上人民大会堂“代表通道”,邮件接发员柴闪闪的人生故事引人关注。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十分关注那些渴望融入城市的快递小哥,去年他把大家的心声带到了人代会,在全国人大的重点督办下,官方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民声又一次上升为国家意志。

  农民作家马慧娟也在时代浪潮中实现了自身的蜕变。16岁辍学在家的她,在20岁迎来人生转机。那年,她从宁夏西海固的一个小山村易地移民搬迁至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

  几十年的努力下,红寺堡区平地起高楼,沙漠变绿洲,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全覆盖,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逐渐丰富。此间,马慧娟圆了读书梦,成了农民作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超越:挑战世界性课题

  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让京西首钢园区展现在世界眼前。谈起首钢园的设计,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说,“我们把大量的工业建筑更新为民用建筑,工业遗存风貌和崭新的实用功能相融合,完成了世界性的挑战与课题。”

  据他透露,首钢园的惊艳效果,离不开长达十年的伴随式设计,也凝聚着北京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上的持续探索与努力。

  任何堪称世界性的创造都离不开专注与创新,在航天领域更是如此。全国人大代表、“三线”第二代航天人姜涛讲述了自己从事航天产品焊接工作的经历。

  “35年来,我手持焊枪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用手中的焊枪一次次超越自我,攻克国内焊接技术难关。”姜涛说,从多个国家重大型号装备研制,到航天发射“一箭20星”,他和团队用手中的焊枪攻克了数以百计的技术难关,让焊缝探伤检测百分之百无缺陷。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但我却将我的生命同国家的强大焊接在了一起,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姜涛这句话道出很多人的心声,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新征程汇聚着前进的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评:严重网暴纳入公诉,避免下一个遭受网暴的是你我

      中新网3月6日电(记者 常涛) “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评。网暴入刑的呼吁由来已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严重网暴纳入公诉,反映了网暴极强的“杀伤力”以及惩治网暴的急迫性。...

    时间:03-06
  • 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两会速递)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作者 黄维正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方面积...

    时间:03-06
  •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儿童抗生素滥用尤甚,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儿童出现二重感染、营养不良...

    时间:03-06
  • 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两会观察)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记者 袁秀月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何让群众的“粮袋子”鼓起来,...

    时间:03-06
  • 两会热评丨坚持“五个必由之路” 奋进新的历史征程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重大战...

    时间:03-06
  • 从空间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飞研制,2022中国航天继续“超级模式”

      (两会观察)从空间站建成到新型火箭首飞研制,2022中国航天继续“超级模式”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马帅莎)中国空间站计划今年建成,6名航天员年底前“会师”太空,捷龙三号火箭9月首飞,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使...

    时间:03-06
  • 习言道丨“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如何控、如何减、如何统筹兼顾?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这样说。  素材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03-06
  • “双减”褪去“虚火”之后,如何破解“心火”?

      (两会观察)“双减”褪去“虚火”之后,如何破解“心火”?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双减”褪去“虚火”之后,如何破解“心火”?  中新社记者 唐小晴  去年7月,中国“双减”政策出台,明确要减轻义务...

    时间:03-06
  • 【地评线】飞天网评:勇于担当奋斗,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万里河山,春风浩荡。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呈现出了一种大局意识和务实作风,激发了我们砥砺奋发的信心与力量。  ...

    时间:03-06
  • 2021年检察机关共发放司法救助金6.1亿余元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乡村振兴局以“检察机关与乡村振兴部门加强司法救助协作”为主题发布10个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国家乡村振兴局政...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