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神十三”航天员回家“感觉良好” 地球上“第一餐”吃面

2022-04-16 17:0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神十三”航天员回家“感觉良好” 地球上“第一餐”吃面

  作者 马帅莎 谢雁冰

  “我是神舟十三号,我已安全着陆,返回舱正立,01感觉良好。”“02感觉良好。”“03感觉良好。”4月16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结束为期6个月的太空驻留,顺利返回地球,落地不久,3名航天员首先在返回舱内向大家接力报平安。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屏幕画面。 中新社记者 谢雁冰 摄

  自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首次出舱上演“感觉良好”三重奏以来,“感觉良好”四个字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此次返回,从飞船返回制动到成功落地,航天员们在返回过程中多次说到“感觉良好”。

  这份“感觉良好”是对时隔半年重新“脚踏实地”的感慨。当返回舱穿越“黑障区”,叶光富感叹,“好久没有感受重力的感觉了。”

  “感觉良好”来自愈加成熟的返回技术和经验。神舟十三号飞船首次实施5圈快速返回方案,大大缩短航天员的“回家旅途”,减少了“舟车劳顿”。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次着陆是2005年神舟六号飞船返回以来,神舟飞船返回舱首次实现直立落地,这种状态更有利于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进行重力再适应。人们也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画面,就在返回舱落地后,一只骆驼“闲庭信步”路过附近,“见证”了返回舱“落妥”的历史时刻。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图为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屏幕画面。 中新社记者 谢雁冰 摄

  事实上,要实现返回舱直立落地并不容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指出,返回舱能够直立落地,说明落地的冲击过载不是特别大。另外,根据现场画面,着陆场的风并不小,这要求航天员手动切伞的动作非常迅速。

  “感觉良好”还体现在返回舱内航天员之间的轻松谈话和出舱时的满面笑容。三名航天员探出舱门后都不忘笑着向周边人群挥手致意,叶光富还坐在座椅上不停点赞“比心”。

  中国目前出舱次数最多的航天员翟志刚出舱的第一句话依然是那句“感觉非常良好”;中国累计在轨时长纪录持有者王亚平在镜头前对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完成飞天首秀的叶光富表示“就在此刻我实现了飞天梦想”。

  此外,“感觉良好”也离不开地面工作人员的暖心安排。在距离返回舱落点几十米处,停着三辆医监医保车。不同于神舟十二号返回时航天员共用一辆直升机,这次返回,地面工作人员启用新装备,为航天员们各自配备了一辆十二平方米大的医监医保车,不仅空间更为宽敞,微波炉、卫生间等设备也一应俱全,可以更好地满足航天员返回地面后的各项需求。

  中国历来有“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航天员“回家”后的第一餐也少不了热腾腾的面。为了给三名航天员“接风洗尘”,地面工作人员准备了约20道家常菜,并进行了合理的营养搭配与个性化定制,包括面条、馒头、小米粥、醋熘土豆丝、醋熘白菜、葱炒鸡蛋、海带丝、榨菜、川味香肠、黄瓜、西红柿、西瓜、酸奶……

  出发时秋风凉爽,回家时春晖满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感觉良好”背后是中国航天更加成熟的返回技术、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和更加细致的经验传承。

  随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太空之家”也在等待新“住户”的到来。2022年中国还将送6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并实现飞行乘组的在轨轮换,中国人的“天宫”日记将继续更新。(完)

  • 相关阅读
  • 福建三明:改革再出发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福建三明:改革再出发  中新网三明4月17日电 题:福建三明:改革再出发  作者 雷朝良  在福建省三明市,有一座展馆,是中央苏区革命纪念馆,珍藏着这块红土地上跨越百年...

    时间:04-17
  • 习言道 | “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共享是新发展理念之一。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共享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时间:04-17
  • 与健康同行!五部门发文要求增强社会职业健康意识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李恒)国家卫生健康委、 民政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通知要求有效落实“防、治、管、教、建”五字策略,强化党委政府、部门、用人...

    时间:04-17
  • 电子“慧眼”为飞船平安回家提供保障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中国电科配备多型测控以及陆上、海上和空中系列搜救装备,为飞船平安回家打造明亮“眼睛”,确保返回搜救任务的圆满完成。  穿越黑障的勇气—...

    时间:04-17
  • 航天科工系列产品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庆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生产的多项技术产品为神舟十三号...

    时间:04-17
  • 圆梦太空,“感觉良好”乘组凯旋

      光明日报记者 章文 光明日报通讯员 奉青玲 王然  春暖花开,北京航天城内生意盎然。时隔数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再次迎接航天员回家。  “各号注意,我是北京,下面呼点各号……”4月16日8时08分,...

    时间:04-17
  • 看神舟十三号的返回神技

      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可以说是过程复杂、惊心动魄,它要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再入、过黑障区、开降落伞、开着陆缓冲发动机等关键飞行事件及环节,返回过程还要经过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不过,在...

    时间:04-17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巡天”归来

      光明日报北京4月16日电(记者章文)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

    时间:04-17
  • 政策措施“组合拳”确保农资保供稳价

      助企纾困 应变克难丨政策措施“组合拳”确保农资保供稳价  眼下是春耕备耕的重要时节,确保农业生产的平稳有序,解决涉农企业因为疫情出现的困难,也是国家助企纾困的重要方面。  今年以来,国内化肥市场价格...

    时间:04-17
  • 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我们必须做到,我们能够做到

      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我国迎战新冠疫情总结的宝贵经验。如今,疫情防控仍然处于最吃劲的关键时期,要一手抓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手抓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仍然需要我们坚持“动态清零”总方...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