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上海战疫录)上海4条地铁线、273条公交线路明起恢复

2022-05-21 11:57: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在21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介绍,22日开始,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将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

  久事公交集团副总经理陆海卫表示,22日起,上海优先恢复273条线路运营,其中久事公交恢复111条跨区公交线路的营运,重点连接部分机场、火车站、轨交地铁和中心城区三甲医院等。其中连接机场、火车站的始发线路有13条,虹桥枢纽线路班次间隔不大于90分钟、其他线路班次间隔不大于60分钟;与轨道交通配套线路有14条,班次间隔不大于30分钟,末班车晚于衔接站点15分钟;途经医院的线路有84条,班次间隔不大于40分钟。他说,久事集团下属久事公交将分阶段,有序、安全、稳妥地推进城市地面公交系统的恢复。

  据邵伟中介绍,近期,上海地铁正在从系统调试、现场环境消杀、场所码设置、人员返岗培训和应急预案五个方面,积极做好恢复运营准备工作。从5月中旬开始,上海地铁已经分阶段组织全网络进行跑车验证和压力测试,磨合、验证关键设备状态,对封闭管理条件下的运维人员进行生产演练,保障各系统工况稳定,具备随时恢复运营能力。目前,首批即将恢复运营的4条线路已经完成压力测试,其他线路将继续深化系统调试。

  按上海交通行业环境清洁消毒的有关要求,在4月底以前,上海地铁已经完成全网络505座车站、30座基地、8个控制中心以及所有列车、车站空调滤网的消毒。目前,正在按照规范要求,对列车和车站进行日常预防性消毒。

  按照“一站一码”的原则,上海地铁在全网部署了“场所码”。为方便乘客扫码,工作人员在站外出入口、站内通道、安检点、服务中心、自动售票机等醒目位置张贴场所码。目前已经张贴了7000多张场所码,总计将张贴1.2万多张。

  据了解,上海地铁已经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属地对接,落实应急保障。如发生多人次涉疫或周边地区疫情严重(列为中高风险地区等),将实施封站跳停、缩线运营等措施;在车站设置有临时隔离区,配置被隔离人员穿戴的防护服、N95/KN95口罩等用品,满足人员单独隔离所需;如果发生乘客涉疫事件时,将配合属地防控部门做好信息登记、闭环转运、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

  陆海卫介绍,在本月22日恢复营运前,久事公交集团对111条线路的起讫站和所有营运车辆的车厢、空调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消毒。司乘人员须每天开展两次抗原、一次核酸,即“2+1”健康检测要求;每营运一圈进行一次体温测量;执勤时规范佩戴N95口罩和防护手套。

  据悉,公交营运车辆须执行“一程一消毒”工作,营运中保持持续通风;起讫站调度室、站台和候车廊须执行每4小时一次消毒工作,规范张贴场所码和各类防疫宣传海报。

  民众乘坐地铁随申码应为绿码和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也需正常(<37.3℃)。同时,上海地铁实施进站“场所码”扫码通行。“场所码”的扫码流程,遵循“站外扫码、站内核验、绿码进站”的原则。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纸质)乘车。后续,上海地铁将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运力,或增加恢复运营线路,并及时对外发布。

  据了解,久事公交集团除了在所有终点站和车厢内张贴“场所码”以外,还在营运线路中途站的55寸屏、墨水屏上张贴了“场所码”,方便民众提早扫码乘车,并通过车厢语音播报系统做好防疫的相关告知工作。

  据悉,奉贤区已先行恢复包含BRT在内9条公交线路,满足民众就医配药等出行需求,累计乘客近万人次。22日,该区还将恢复68条公交线路。奉贤区副区长张娣芳介绍,开放公交,每部车都配备了一名防疫专员,司乘人员集中管理,乘客规范佩戴口罩,严格测温、扫码以后上车。(完)

  • 相关阅读
  • 我国夏粮丰收在望 收购准备就绪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俗话说,小满小满,麦粒渐满,说的是小满时节小麦进入了灌浆关键时期。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我国夏粮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眼下,西南小麦已收获八成...

    时间:05-22
  • 袁爷爷、吴爷爷,我们想你们了!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逝世。一年了,我们好想你们。一人一句缅怀袁隆平、吴孟超,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最闪亮的星!...

    时间:05-22
  • 青海西宁首批封、管控区解封

      中新网西宁5月22日消息(祁增蓓)22日8时,记者获悉,西宁市首批封、管控区的城西区格林兰郡小区、苏家河湾村、火东村、西海嘉苑小区封控、管控区,经专家组评估,报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同意,达到...

    时间:05-22
  • 人民日报:“新疆各族人民必将迎来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当前,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了全面小康社会,充分享受着实实在在的人权保障。这是中国奉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坚持民族平等,协调增进全体人民的各项权利,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

    时间:05-22
  • 人民日报: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

      【权威评论】人民日报:新疆最成功的人权故事  在日前的第十二个“中国旅游日”中,新疆各地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合力叫响“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新疆旅游业展现出强劲活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时间:05-22
  • 人民至上的人权实践——新时代我国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题:人民至上的人权实践——新时代我国人权保障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华社记者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保障人的生命、价值和尊严,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

    时间:05-22
  • 第一报道 | 深化金砖政治安全合作 习主席重要意见引共鸣

      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在金砖国家外长会晤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多国专家学者认为,习近平主席强调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正当其时,致辞内涵非常丰富,凝聚起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为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同更多新兴市场...

    时间:05-22
  • 微视频《非凡十年丨不负青山 万物生长》

      近十年,我国不断推进自然保护地建设,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保护了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取得显著成效,濒危物种的安全降级越来越多……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央视网系列微视频《非...

    时间:05-22
  • 习言道丨“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习近平总书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始终高度重视,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指明方向——...

    时间:05-22
  • 向新领域延伸 向智力型转变

      向新领域延伸 向智力型转变  本报讯(记者康劲)短短10天钻井进尺深度一举突破2万米,累计钻井深度突破13万米,投产油井70口,投产水井17口,日产油能力达到203吨——这组来自长庆油田采油十一厂合118-47井场的...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