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之治,展现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

2022-07-22 05:38:54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之治,展现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人民观点)

  “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三十四位提升到现在的第十二位……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个个数字标注发展进步、令人印象深刻,为“中国之治”写下生动注脚。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只有深入到制度层面,才能更好把握“中国之治”的奥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指出制度对于国家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深刻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为我们更好理解“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读懂中国,打开了重要“思想之窗”。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管不管用、有没有效,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开拓前行,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更好发挥制度优势,需要更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现了最广大人民广泛持续参与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到“一个都不能少”的精准扶贫方略,再到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彰显出“中国之制”的价值旨归,绘就了“中国之治”的价值底色。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体系,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立足中国国情、在实践中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益展现出旺盛的生机活力,“中国之治”不断书写着新的时代华章。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种挑战层出不穷,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全球发展遭遇严重挫折。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许多国家纷纷“向东看”,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中国制度、中国治理,渴望从中汲取经验与启示。事实证明,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中国之治”蕴含的制度价值、治理经验具有世界意义,可以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借鉴。

  抚今追昔,我们对中国制度的艰辛探索感慨万千,对中国制度的博大精深由衷赞叹,对中国制度的雄浑伟力无比自豪。眺望前方的奋进路,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坚定自信心、激扬精气神,毫不动摇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我们就一定能推动“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本报评论部

  • 相关阅读
  • 新华国际时评:中欧班列里程碑 对外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中欧班列里程碑 对外合作新征程  新华社记者李蓉  作为中国首条中欧班列线路,中欧班列(重庆)日前迎来新的里程碑——中欧班列(重庆)开行突破1万列。中欧班列(重庆)开行列车破万标志...

    时间:07-22
  • 促进电信网络犯罪源头打击治理 中国检方上半年起诉帮信罪6.4万人

      中新社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张素)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均为电信网络犯罪的重要“帮凶”。今年...

    时间:07-22
  • 来自太空的回信: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我的心里铺开了一张名为“航天”的纸。  ——用汗水去播种,梦想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祝愿祖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  ——中国空间站,等你来出差!  这是一位航天员与一位中学生的...

    时间:07-22
  • 台水试所澎湖中心放流10万只沙蟹稚蟹

      中新网7月22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农委会”水试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21日在大仓北海草移植复育区海域放流10万只沙蟹稚蟹,期盼沙蟹好好成长,让海洋资源生生不息。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21日在大仓湾...

    时间:07-22
  • “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记者见面会在京举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宣传部今天(7月21日)邀请五位“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他们是自主创业、攻克多项AR领域核心技术的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史晓刚;扎根农村、在田野间书写青春梦想的...

    时间:07-22
  • 102个中央部门集中晒决算账本——政府花钱更重效益了

      上一年“三公”经费花了多少,重要项目取得什么效果,政府采购的钱都投到哪里?社会高度关注的这些财政资金使用问题在7月21日给出“答卷”,102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开部门决算,这也是中央部门连续第12年向社会公开...

    时间:07-22
  • 高举人权旗帜 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权威解读】    发展人权事业,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尊重和保障人权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理...

    时间:07-22
  • 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光明论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中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

    时间:07-22
  • 环评如何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生态环境部详解环评相关工作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环评如何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生态环境部详解环评相关工作  新华社记者黄垚、高敬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发展中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环评工作如何在保障重大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

    时间:07-22
  • 医养结合领域指导意见四大看点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 题:医养结合领域指导意见四大看点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李恒  面对2.67亿老年人,如何守护最美“夕阳红”?推进医养结合,是优化老年健康和养老服务供给的重要举措,但也面临床位少、费...

    时间:07-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