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022-07-31 10:36:26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新华述评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系列述评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7月28日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要全面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战胜前进中的风险考验,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7月3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南收官。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2800多个知名品牌参展,成为复杂形势下世界看好中国经济的生动写照。

  事非经过不知难。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从3月17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到4月29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再到5月5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进一步研究部署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统筹全局,果断决策,在关键时刻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引领全国上下戮力同心、攻坚克难。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各地区各部门一手抓防疫,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一手抓发展,宏观、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七大政策加快落地。

  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我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同比增长2.5%,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

  “中国市场投资价值独一无二”,近日一系列外媒文章聚焦中国经济,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稳经济举措的落实,中国经济正在复苏。

  环顾全球,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乌克兰危机持续使得全球贸易和投资前景黯淡。今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和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9.4%和17.4%,为提振全球经济发展信心注入暖意。

  今年以来,宝马、大众、现代、斯堪尼亚等纷纷加大在华投入,默克在张家港投资建设先进半导体一体化基地,阿斯利康在青岛新建生产供应基地并设立区域总部……外资持续加码布局,有力印证中国经济的韧性和超大市场吸引力。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稳固,巩固向好势头还要付出艰苦努力,聚焦短板薄弱环节进一步形成政策合力。

  由投资、消费构成的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宏观政策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财政货币政策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龙海波说,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外汇储备充足,下半年助力挖掘内需潜力,宏观政策仍有发力空间。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政策形成合力,带动更多有利于创新和结构升级的有效投资。同时,把握好扩大消费和投资政策的内在关联,让二者形成相互牵引、相互带动的良性循环。

  产业链和供应链是经济的命脉。今年上半年,按照党中央部署,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保障物流畅通、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全力稳住市场主体、畅通经济循环。

  此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国际竞争力,畅通交通物流,优化国内产业链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

  “继续扎实推进保链稳链工作,持续补齐短板弱项,破除瓶颈制约,强化风险防范,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赵志丹说。

  稳外贸稳外资事关经济全局、就业大局。会议指出,要积极促进出口、扩大进口,做好技术、外资引进工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快修订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等专项政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今年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和政策,彰显中国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定力与信心。

  巩固向好势头,必须兜牢民生底线。

  会议作出明确部署,“着力稳就业稳物价”“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着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就业形势,党中央把稳就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落实落细,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措施深入实施,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与时序进度基本一致。

  “下半年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和经济运行逐渐恢复,就业形势有望继续改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说。

  确保把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汇聚稳增长的强大政策合力,在改革开放中释放增长潜力,下半年经济有望继续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坚定信心做好自己的事

  展望未来,受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多风险挑战。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力争实现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综合判断,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强大综合实力、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消费市场,超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1.6亿多户市场主体……这是我们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

  聚焦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强劲——

  从2012年到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上升到第12位;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超45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巩固经济回升态势,力争实现最好结果,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各级领导班子要以饱满精神状态开展工作,领导干部要敢为善为。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要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营造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

  坚定信心走好自己的路,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亿万人民步调一致向前进,中国经济这艘巨轮就一定能够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行稳致远。(记者韩洁、魏玉坤、王雨萧、邹多为)

  • 相关阅读
  •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中国水电 亮丽名片  7月以来,我国多个新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四川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东北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黑龙江尚志抽水...

    时间:08-01
  • 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通过社交平台,来自山东的于译舒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之间完成了视频录制工作。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开启了有别于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随着...

    时间:08-01
  • 【向上吧 新工匠】与中国高铁事业“焊”在一起

      工匠语录  “成为机械的‘大脑’,将手中的技能通过编程‘移植’给机械手臂,这是产业工人与智能生产线的搭档方式。”——张合礼  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张合礼创...

    时间:08-01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多名领导干部退而不“休”搞腐败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实习生 周于卜  “退而不‘休’,利用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钱款。”7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福建省发改委原党组成...

    时间:08-01
  •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迭代升级 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成为热点话题。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呈现哪些新特点,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来自科研...

    时间:08-01
  • 钱七虎: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盛夏的北京,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荣获“八一勋章”的英模行列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院士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陆军...

    时间:08-01
  • 爱岗敬业 科研报国 他为改良热带作物攻关种业“芯片”

    【奋斗青年说】  近年来,海南省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三大未来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形成结构更合理、支撑更稳固、竞争力更强、效益更好的现代...

    时间:08-01
  • 驻守边疆十余年 把西藏当第二故乡

    7月27日,江苏南京,汪琦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汪琦  1931年9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50年在四川入党。随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进军大西南,是首批进藏女兵之一。现为江苏大学离休干部、江苏省军...

    时间:08-01
  • 在朝鲜战场和美军坦克“硬碰硬”

    7月25日,江苏南京,孙才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孙才  黑龙江鸡西人,装甲兵指挥学院原副院长。1930年1月出生,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8月入党,参加过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历任宣传员、供...

    时间:08-01
  • 炮火中,击落四架美军战机的“中国之鹰”

    7月24日,江苏苏州,施光礼。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施光礼  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江苏靖江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5月入伍,1945年9月入党,曾参加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施...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