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近30位台胞赴安徽马鞍山考察寻合作

2022-07-31 08:51: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7月31日电 (记者 赵强)30日,由安徽海联会主办的“创新同心青春漾·皖台未来产业菁英汇2022”马台青创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暨闭幕式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举行,28位长期在大陆工作居住的台商、台青走进马鞍山,考察交流,并进行项目签约。

  安徽海联会负责人张启明表示,近年来,祖国大陆的繁荣昌盛为广大台湾同胞特别是青年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空间,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的广阔天地里也必将大有作为。马台青创项目合作签约,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创业活力、营造了创业氛围,还能有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项目落地马鞍山。“我相信合作双方必将谱写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考察马鞍山大学科技园 赵强 摄

  马鞍山市委副书记张泉说:“马鞍山是大陆与台湾交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多年来,我们一直高度重视对台合作,加强对台招商,推动两岸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将持续搭建好马台青年合作交流平台,依法维护广大来马台商台青的合法权益,让大家在马鞍山办事省心、投资放心、兴业顺心、生活舒心。”

  据介绍,2021年,马鞍山市新签约台资项目27个、新开工项目18个,投资总额近百亿元。目前,马鞍山共有200多家台资企业。

台胞合影留念 赵强 摄

  台湾淡江大学全球校友会理事、华东校友会会长邱素蕙说:“这批次(台胞)是我从2014年开始,带进马鞍山的第32批、第600多位优秀专业人才,因为这些优秀的人才引进,除了我个人获得的认可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优秀的青年在安徽、在马鞍山找到了转型转移的机会、开心迎接事业第二春的丰硕成果,充分打造了大家生活居住并奋斗在安徽的幸福感,这才是我真正的满足与成就。”

  当日签约台胞代表、艾尔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陈迪生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台湾青年,来到马鞍山这座城市,并参与这个活动,让他进一步加深了对安徽文化和对马鞍山的了解,让他更坚定奋发有为、在这里建功立业的决心。

活动闭幕式现场 赵强 摄

  在马鞍山期间,台胞一行还实地走访了马鞍山绿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唐盛国际机械(马鞍山)有限公司等台资企业,并考察马鞍山郑蒲港新区半导体产业发展情况。(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中国水电 亮丽名片  7月以来,我国多个新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四川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东北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黑龙江尚志抽水...

    时间:08-01
  • 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通过社交平台,来自山东的于译舒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之间完成了视频录制工作。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开启了有别于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随着...

    时间:08-01
  • 【向上吧 新工匠】与中国高铁事业“焊”在一起

      工匠语录  “成为机械的‘大脑’,将手中的技能通过编程‘移植’给机械手臂,这是产业工人与智能生产线的搭档方式。”——张合礼  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张合礼创...

    时间:08-01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多名领导干部退而不“休”搞腐败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实习生 周于卜  “退而不‘休’,利用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钱款。”7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福建省发改委原党组成...

    时间:08-01
  •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迭代升级 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成为热点话题。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呈现哪些新特点,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来自科研...

    时间:08-01
  • 钱七虎: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盛夏的北京,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荣获“八一勋章”的英模行列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院士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陆军...

    时间:08-01
  • 爱岗敬业 科研报国 他为改良热带作物攻关种业“芯片”

    【奋斗青年说】  近年来,海南省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三大未来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形成结构更合理、支撑更稳固、竞争力更强、效益更好的现代...

    时间:08-01
  • 驻守边疆十余年 把西藏当第二故乡

    7月27日,江苏南京,汪琦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汪琦  1931年9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50年在四川入党。随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进军大西南,是首批进藏女兵之一。现为江苏大学离休干部、江苏省军...

    时间:08-01
  • 在朝鲜战场和美军坦克“硬碰硬”

    7月25日,江苏南京,孙才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孙才  黑龙江鸡西人,装甲兵指挥学院原副院长。1930年1月出生,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8月入党,参加过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历任宣传员、供...

    时间:08-01
  • 炮火中,击落四架美军战机的“中国之鹰”

    7月24日,江苏苏州,施光礼。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施光礼  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江苏靖江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5月入伍,1945年9月入党,曾参加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施...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