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卫星视角|看!这个“超越”背后的绿色动能!

2023-09-27 11:23:45

来源:新华社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的郑重承诺。

能源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我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

从太空俯瞰,卫星捕捉到上述“超越”背后的绿色动能。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和2020年对比,黑龙江哈尔滨依兰鸡冠山三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鸡冠山上,一座座白色风车有序排列,迎风挥舞着“臂膀”,化风为电,守护万家灯火。

目前,黑龙江哈尔滨依兰鸡冠山三期150兆瓦风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4.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3.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6.97万吨。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与2021年对比,一座座海上“擎天柱”屹立于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

风从海上来,电送千万家。

2023年7月19日,引人瞩目的海上“擎天柱”——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每年发电量超6600万千瓦时。

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成为推进能源转型的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3月,全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约3089万千瓦,装机规模居全球首位。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与2018年对比,白鹤滩水电站已投产发电。

2022年底,总装机规模列世界第二的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水电站“连珠成串”,共同构起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白鹤滩水电站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624.43亿千瓦时,可替代标准煤约19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200万吨。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与2015年对比,“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梁园镇陷陂湖铺成一片蔚蓝。

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陷陂湖,一面面湛蓝色的光伏面板如同风帆立于湖面,约36万块太阳能光伏组件,构成了“渔光互补”光伏电站。

电站采用“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方式,每年平均上网电量达1.18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7万吨,可带来水产品收入40多万元。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与2014年对比,敦煌戈壁滩上建起“超级镜子发电站”。

河西走廊戈壁滩上,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超过1.2万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镜场总反射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设计年发电量达3.9亿千瓦时,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

太阳能光热发电被认为是具备成为基础负荷电源潜力的新兴能源应用技术。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借助良好的电网基础优势,将新能源不断输往全国各地。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3年与2022年对比,新疆喀什地区的莎车光储一体化项目从无到有。

2023年7月13日,新疆喀什地区的莎车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建成投运后可实现调峰调频、减少弃光,可配合光伏发电部分实现年发电量16.12亿千瓦时,全寿命周期内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9.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4.2万吨。

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电源需求迅速增长,一批新型储能项目加速在我国落地,装机规模持续快速提升。

↑点击图左侧白色箭头标识左右滑动。2022年与2014年对比,“超级充电宝”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已投产运行。

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削峰填谷”的重要工具,通常被称为“超级充电宝”。位于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的这座抽水蓄能电站于2021年2月全面投产,该电站年平均上网电量31亿千瓦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带来的损耗情况,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2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5万吨。储能电站的“蓄水池”作用进一步发挥。

逐“绿”而行。随着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新基建项目的建成投运,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涌现,绿色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 相关阅读
  • 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记者樊曦、王优玲)记者27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铁路中秋国庆黄金周运输27日启动,自9月27日至10月8日,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583万人次。国铁...

    时间:09-28
  • “流动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国经济蓬勃动力

    车驰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中秋国庆假期临近,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9亿人次,铁路日均客流量将接近1600万人次,约为春运期间日均客流量的两倍。12306系统访问量近日达到了532亿次,相当于平均每秒钟有61.6万人在刷票...

    时间:09-28
  • 央广财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自贸区十年探索结硕果 引领开放新格局

    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扬帆起航。2023年9月,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迎来了十周年“生日”。从上海28.78平方公里起步,不断扩容到3.8万平方公里左右,十年来,经过六次扩容,全国已有21个自贸区和...

    时间:09-28
  • 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复航

    9月27日,天津东方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旗下“梦想”号邮轮(左)、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爱达邮轮“地中海”号邮轮靠泊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准备启航(无人机照片)。当日,随着天津东方国际邮轮有限公司旗下“梦想”号邮轮、中...

    时间:09-28
  •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权威发布)

    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有关情况。2013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我国...

    时间:09-28
  • “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系统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思想内涵和生动实践,展现了中国愿更好与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心。接受本报记者采...

    时间:09-28
  • 建设自贸试验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9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等部门介绍了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的有关情况。据介绍,2013年以来,全国分6批设立了上海、...

    时间:09-28
  • 构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十年建设成果丰硕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今年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国新办9月2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和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国...

    时间:09-28
  • 中秋国庆假期Citywalk倒计时 最新“路况”了解一下→

    央视网消息:中秋、国庆假期探亲流、旅游流交织。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持续高位运行,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0.5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1.5%,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58.8%。假期...

    时间:09-28
  • 国庆档新片预售票房破亿,你准备看哪部?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21时52分,2023年国庆档新片预售总票房突破1亿元。其中《前任4:英年早婚》《坚如磐石》《志愿军:雄兵出击》暂列前三位。...

    时间:09-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