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闭幕当天,她收到一封来自亚奥理事会的感谢信

2023-10-10 22:13:50

来源:潮新闻

8日杭州亚运会顺利闭幕,当天95后姑娘杨悦收到了来自亚奥理事会医疗委员会和反兴奋剂委员会主席Dr. Sultan AL Busaidi(苏丹·阿尔·布赛迪博士)的一封亲笔感谢信。

信的开头写道:I wouId like to express my heartfelt apprecation for your outstanding in assisting us during the 19th Asian games in Hangzhou 2022. (我衷心感谢您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为我们提供的出色协助。)

亚奥理事会医疗委员会和反兴奋剂委员会主席给杨锐的亲笔感谢信。 杨锐本人提供

杨悦是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医疗卫生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际保健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年2月受浙大一院委派,首批进入亚组委医疗卫生部医疗保障组,主要负责对外联络相关工作。

在10月7日最后一场首席医疗官会议上,杨悦还作为医疗卫生部陈述人,向各国家(地区)代表团介绍亚运会整体医疗保障情况和总结医疗救治信息。

亚奥理事会频频点赞杭州智慧医疗

杨悦本科毕业于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研究生就读于纽约大学食品营养专业,“海外留学和流利外语给了我很好的助力,但还远远不够。要想跟上同事们的步伐,必须要做‘细节卷王’。”

近8个月的亚组委工作中,杨悦和同事们承担了与亚奥理事会、亚残奥委会等医疗官员的日常沟通、负责亚运医疗服务手册的汇编等工作,工作节奏非常紧凑:每天通过智能亚运保障急救系统(智能亚运EMSS系统)收集来自133个场馆医务室、127个FOP(比赛场地)医疗点、83个观众医疗点及129辆救护车的救治信息,第一时间跟踪亚运村综合门诊部与40家定点医院的患者救治情形,并在与亚奥理事会医疗委员会每日例会中,详细报告每名涉亚人员的疾病情况。

杨悦说,她不止一次听到亚奥理事会官员及运动员对此次亚运会医疗保障工作的点赞,他们还很惊叹杭州亚运会通过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智慧化医疗应用。

因为亚运医疗保障的迅速、周到,杨悦说,亚奥理事会官员还自发对各场馆、各点位的医疗人员进行了感谢。

杨锐和亚奥理事会医疗委员会和反兴奋剂委员会主席合影留念。 杨锐本人提供

我的BGM是:“从现在到未来”   

亚运赛场上,各种场馆背景乐火爆朋友圈。杨悦说,最戳中她心扉的还是那首《从现在到未来》。“齐聚世界的盛典,我们已准备了千年”唱出了她作为工作人员的心声,

她和同事们对这个亚运会期待许久,也付出很多,都追求全心全力将亚运会精彩的呈现在世界的眼前。

10月7日最后一场首席医疗官会议上,杨悦介绍亚运会整体医疗保障情况。 杨锐本人提供

在亚组委工作的日子,她和同事们为扎实做好杭州亚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对接浙大一院开展“2023年浙江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培训班”;联合浙大一院药学部推动《杭州第19届亚运会药品指南》发布……杨悦说, 浙大一院屡次在重大医疗保障与医疗救治工作取得佳绩,也鼓励她以实际行动践行“浙一担当”、诠释“浙大精神”、彰显“浙江风采”,以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之青年姿态,为本届亚运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高质量的保障服务。

“医学探索和运动是相通,都是追求永无止境。”对这段在亚组委200多天的工作经历,杨悦感到很幸运,虽然不在镁光灯下,但和同事们一起用心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 相关阅读
  • 大国来信丨鲁班工坊 匠心筑梦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2022年8月19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他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今天的《大国来信》讲述的就是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最...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十周年|无人机瞰“一带一路”

    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硕果累累,陆续建成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助力各国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空中俯瞰,这些“国家地标”尽显恢弘大气,成为“中国...

    时间:10-11
  • 创意微视频|歌在丝路山海间

    一路,跨越山海一带,连接未来一首歌,让心相通在亚洲《美丽的梭罗河》见证一个伟大倡议的发起雅万高铁为印尼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两国的友谊,也如美丽的梭罗河穿越山峦,源远流长在欧洲《啊,朋友再见》唱不尽中...

    时间:10-11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田得梅,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奋斗。作为一名90后,一直都有很多人问我: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大国工匠”,有没有什么秘诀呢?其实,秘诀谈不上,我认为我只是在自己最有拼...

    时间:10-11
  • 环境友好、尊重劳动、品质优良、全程可溯,120万亩新疆棉田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

    央视网消息:10月10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布最新消息,经过近三年的示范推广,“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发展项目取得重要成果,120万亩新疆棉田共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带动当地6万多棉农共同参与。“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

    时间:10-11
  • (人权行动看中国)拉萨八廓古城的改造与保护:细微之中见巧思

    位于西藏拉萨市核心区的八廓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和平解放后,中国官方共投入17.87亿元人民币,在收集大量古城内各民族基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四次对八廓古城实施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八廓古城内共有56座...

    时间:10-11
  • 西藏“邦典之乡”:传承千年非遗技艺 绘就高原多彩画卷

    邦典,一种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藏式围裙,它是藏族女性着藏装的重要装饰,具有悠久历史。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会编制邦典。2006年,藏族邦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时间:10-11
  • 新闻1+1丨“一带一路”,成果与未来!

    10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十年的“一带一路”建设中,还有哪些成果和变化?未来,相关的合...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数据“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

    时间:10-11
  • 国际锐评丨走过十年 这个倡议何以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南方的机遇”——阿根廷《时代报》网站近日以此为题,介绍了10月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为何这一论坛...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