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心心相融 爱达未来丨“荷桂共生辉”难忘杭州记忆 “璀璨共此时”铭刻亚运荣光

2023-10-10 22:15:53

来源:中国蓝新闻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昨晚圆满闭幕。16天的时间,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让来自亚洲及全球的宾客在“浙”里度过难忘时光。

钱塘江畔,最忆是杭州。昨晚,“大莲花”内万涓成水,奔涌成潮,4万个发光点组成的数控草坪上,AR璀璨之花交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蓬勃生长的“亚洲大花园”。

印度尼西亚记者 Nanien Yuniar:闭幕式非常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它很美丽,还充满哲理。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记者 杨正弘:我在拍照的时候,我都会屏住呼吸,我觉得这个时刻对我来说是很神圣、很难忘的。

斯里兰卡代表团副团长 Udugampola: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闭幕式之一。杭州亚运会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棒的经历,我们真的很爱杭州。

从开幕式的秋分,到闭幕式的寒露,亚运16天,正是杭州荷花、桂花交替盛开之际。“桂荷共生辉”、难忘亚运情,舞台上,小女孩手持“记忆之花”,用中国式浪漫,将亚运、杭州的美好记忆一点一滴收集起来。

亚奥理事会大家庭成员 普里特维:我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艺术、文化、技术共同的展示,他们表演的舞蹈非常棒。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演员 叶焕焕:这对于我来说可能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所以还是很舍不得,流下了眼泪。

杭州市民 谷一麟:非常有纪念意义,我会想起杭州“大莲花”,我就想起中国举办过这次亚运会。

晚上9点16分,“数字火炬手”跨江而来,在比心告别中,火焰缓缓熄灭,一亿多人汇聚而成的数字火炬手,一步三回头,幻化为漫天星辰。

现场观众 阿德汗·赛义德:太完美了,尤其当数字火炬人最后出现的时候,从开幕式的第一次出现到如今说再见。这意味着整个亚洲和整个世界的美好未来。

现场观众 孙晓云:觉得特别震撼,真是为杭州人争光,为中国人争光。它就是一个窗口,尤其是这个闭幕式,让世界更了解杭州。

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总撰稿 冷 凇:通过数字火炬手从有形到无形的幻化,寓意着我们的爱已经给到每一个人。我们特别希望数字火炬手能够变成亚运文化遗产,这个文化遗产不仅属于杭州,属于浙江。而心中充满了燃梦的激情和一种亚洲力量。

从欢聚到惜别,16天的杭州亚运时间,留下恒久的美好记忆。这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观众最踊跃的一届亚运会。卡巴迪、藤球、象棋等亚洲特色项目列入亚运比拼,电子竞技、霹雳舞等新锐赛事,首次亮相。1.2万运动员奋力拼搏,刷新100多项赛会纪录,创造诸多亚洲纪录、世界纪录。

16天来,“绿色、智能、人文、简约、惠民”五大办赛特色亮点,始终贯穿亚运全程,透过杭州亚运会这扇“窗”,世界看到一个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中国。

马来西亚记者 塔哈鲁马林甘:我们惊讶于技术的使用,尤其是大量的人工智能。你们通过那些机器狗进行工作,这是很酷的环节。

16天来,全亚洲共享亚运盛宴,国庆长假,每天观赛观众达到超过20万,票务收入达到6.18亿,精彩赛事,场场爆满。

赛场内外,3.76万名“小青荷”热情服务,用青春洋溢的微笑,让全球来客,宾至如归。

韩国曲棍球运动员 郑万在:非常好的回忆,杭州非常美,让我度过了美好的亚运时光。

惜别之际,各国友人用一封封感谢信、一张张明信片,写下杭州的美妙回忆,也留下亚洲携手、共向未来的美好约定。

杭州,再见!

欢迎再来杭州 !

  • 相关阅读
  • 大国来信丨鲁班工坊 匠心筑梦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2022年8月19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他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今天的《大国来信》讲述的就是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最...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十周年|无人机瞰“一带一路”

    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硕果累累,陆续建成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助力各国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空中俯瞰,这些“国家地标”尽显恢弘大气,成为“中国...

    时间:10-11
  • 创意微视频|歌在丝路山海间

    一路,跨越山海一带,连接未来一首歌,让心相通在亚洲《美丽的梭罗河》见证一个伟大倡议的发起雅万高铁为印尼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两国的友谊,也如美丽的梭罗河穿越山峦,源远流长在欧洲《啊,朋友再见》唱不尽中...

    时间:10-11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田得梅,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奋斗。作为一名90后,一直都有很多人问我: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大国工匠”,有没有什么秘诀呢?其实,秘诀谈不上,我认为我只是在自己最有拼...

    时间:10-11
  • 环境友好、尊重劳动、品质优良、全程可溯,120万亩新疆棉田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

    央视网消息:10月10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布最新消息,经过近三年的示范推广,“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发展项目取得重要成果,120万亩新疆棉田共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带动当地6万多棉农共同参与。“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

    时间:10-11
  • (人权行动看中国)拉萨八廓古城的改造与保护:细微之中见巧思

    位于西藏拉萨市核心区的八廓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和平解放后,中国官方共投入17.87亿元人民币,在收集大量古城内各民族基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四次对八廓古城实施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八廓古城内共有56座...

    时间:10-11
  • 西藏“邦典之乡”:传承千年非遗技艺 绘就高原多彩画卷

    邦典,一种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藏式围裙,它是藏族女性着藏装的重要装饰,具有悠久历史。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会编制邦典。2006年,藏族邦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时间:10-11
  • 新闻1+1丨“一带一路”,成果与未来!

    10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十年的“一带一路”建设中,还有哪些成果和变化?未来,相关的合...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数据“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

    时间:10-11
  • 国际锐评丨走过十年 这个倡议何以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南方的机遇”——阿根廷《时代报》网站近日以此为题,介绍了10月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为何这一论坛...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