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华解码丨从10元到380元,增长的医保缴费为群众带来了什么?

2024-03-25 16:04:49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题:从10元到380元,增长的医保缴费为群众带来了什么?

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陆续结束。国家医保局25日针对医保缴费相关热点进行回应。

从2003年“新农合”建立时10元/人的缴费标准,到目前380元/人的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增长的370元医保缴费是否合理?为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

纳入新药 医疗保障持续“扩围”

针对从10元到380元的缴费增长,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医保筹资标准上涨的背后,是医保服务水平更大幅度的提高。

2003年“新农合”建立初期仅300余种药品能报销,如今3088种药品进医保;不少肿瘤、罕见病实现医保用药“零突破”,分别达到74种、80余种……近年来,更多患者能够买得到药、吃得起药。

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房,药师正在为患者发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图)

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患者就是受益群体之一,他们也被称为“淀粉人”,虽然用于治疗的药物氯苯唑酸2020年在国内上市,每盒价格却达到6万元,让不少患者望而却步。

“2021年氯苯唑酸谈判成功,现在患者用药月花费不到3000元。”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田庄介绍,这两年许多新药、好药进医保的速度加快,在国内上市后不久就可以按规定纳入医保目录,给患者带来福音。

2024年初,最新版医保药品目录落地,包括肿瘤用药、慢性病用药、罕见病用药等126种新药进入医保。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医保药品目录内包含的药品已覆盖公立医疗机构用药金额90%以上的品种。仅2023年协议期内谈判药叠加降价和医保报销,已为患者减负超2000亿元。

随着医疗保障持续“扩围”,现代医学检查诊疗技术也更加可及,无痛手术、微创手术等诊疗技术日益普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正是由于不断完善的医保制度,全国居民就医需求快速释放,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据统计,2003年至2022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从20.96亿人次增长至84.2亿人次;与此同时,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却从2003年的55.8%下降至2022年的27.0%。

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群众医疗需求提升、医疗消费水平提高,需要加强医保基金筹集,为群众提供稳定可持续的保障。

减轻自付 医保报销比例“水涨船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总诊疗84.2亿人次,平均每人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6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2.47亿人次,次均住院费用10860.6元。

居民生病、生大病的概率不可避免,疾病仍给不少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介绍,2003年“新农合”制度建立之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普遍为30%至40%,群众自付比例较高,就医负担重。

目前,居民医保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为70%左右。2022年三级、二级、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医保报销比例分别为63.7%、71.9%、80.1%。

近年来,不断完善门诊保障措施、增强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功能、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待遇等举措落地,进一步减轻群众自付负担。

如高血压、糖尿病“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从无到有,持续优化,已为约1.8亿城乡居民“两病”患者减轻用药负担799亿元。

为了支撑医保服务能力提升,国家在对居民个人每年参保缴费标准进行调整的同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同步上调。

2003年至2023年,国家财政对居民参保的补助从不低于10元/人增长到不低于640元/人,对于低保户等困难人员,财政会给予全额或部分补助。

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总额3497亿元,财政为居民缴费补助6977.59亿元。居民医保基金全年支出10423亿元,远高于居民个人缴费总金额。

作为居民医保的重要补充,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共同搭建了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池,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医保小事“不小” 服务迭代升级

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享受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医保电子凭证用户超10亿人、各地结合实际推出132项医保领域便民措施……近年来,医保小事却“不小”,一系列医保便民、利民服务不断迭代升级。

以跨省异地就医为例,2003年,参加“新农合”的群众只有在本县(区)医院就诊才能方便报销,去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小,而且不能直接结算。

如今,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全国近10万家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了跨省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

数据显示,2023年跨省异地就医联网医药机构达到55万家、惠及群众就医1.3亿人次、减少群众垫付1536.7亿元。

“从医保保障范围扩大、医保待遇提高、医保服务优化等方面来看,城乡居民医保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中国社科院公共经济学研究室主任王震说。

国家医保局表示,参加医保“患病时有保障,无病时利他人”,应该是每个群众面对疾病风险不确定性时的理性选择。

今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要研究健全参保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用制度保证连续缴费的群众受益,保障全民参保。

  • 相关阅读
  • 中方:奉劝菲方尽快回到通过谈判协商妥处涉海分歧的正轨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邢翀)针对3月23日菲律宾向仁爱礁运补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奉劝菲方立即停止炒作中菲海上争议,不要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尽快回到通过谈判协商妥处...

    时间:03-25
  • 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主题展馆正式开馆

      中新网拉萨3月25日电 (李林)25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题的西藏青少年主题展馆在拉萨开馆。这是西藏首个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科技教育、自然生态教育等四大主题展馆组成的大型青少年校外...

    时间:03-25
  • 警匪街头互射99枪!台湾为何枪声频传?

      近日,台湾一名43岁男子深夜持枪扫射桃园市一派出所并逃逸。警方追捕时双方互射99枪,一名员警被击中左肩。最后该男子落网。  据台媒报道,该男子身着防弹衣,并持1把改造长冲锋枪及2把短改造手枪,先后开40枪...

    时间:03-25
  • 又一虎落马!上个月曾称“永葆清廉本色”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3月的最后一周,又见打虎。  25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贵州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陈晏是今年全国...

    时间:03-25
  • 中华红丝带基金宣传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中华红丝基金宣传工作座谈会24日在全国工商联办公楼举行。3月24日,中华红丝基金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全国工商联办公楼举行。(主办方供图)  中华红丝带基金常务副理事长谷彦芬主持座谈会。基...

    时间:03-25
  • 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王梦瑶)中国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25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透露,中国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数量已超100个。  “中国数据生产量和存储量快速增长,数据资源开发能力持续增强...

    时间:03-25
  • 商务部:让更多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

      中国商务部:让更多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25日在北京表示,将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让更多的外资企业安心、放心地投资中国、扎根中国发...

    时间:03-25
  • 中外科学家发现全球首个绦虫身体化石

      中新社南京3月25日电 (徐珊珊)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25日消息,中外科学家团队近日在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海洋内寄生绦虫化石,这也是迄今被发现的首个绦虫身体化石。该化石提供了目前...

    时间:03-25
  • 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一审被判无期徒刑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3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易鹏飞受贿、滥用职权一案,对被告人易鹏飞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

    时间:03-25
  • (经济观察)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中国地方债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对化解地方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国务院近日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指出,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