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新貌)科技创新助力中国科技强国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4-10-03 20:1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这块坡耕地坡度比较大,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最令我头疼。专家来了以后,通过(科技手段)综合治理,每亩产量从原来的600多公斤增加到900多公斤,(增产增收的)效益可观。”国庆节前夕,在被誉为“中国第一农场”的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农户于殿东站在他承包的玉米地里谈及切身感受到的变化。

  友谊农场另一处金灿灿的稻田边,承包农户郎艳会则特别点赞中国科学院团队专门设计开发的“中科司农”手机端软件,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巡田,对农户帮助很大。

  东北黑土地上这两位农户对“科技助农兴农”的理解,只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飞速发展进步、广泛服务国计民生的一个缩影,正是由于持续科技创新,包括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的农业在内,中国国民经济建设诸多行业领域“旧貌换新颜”,实现跨越式发展。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3357.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4%,比1991年增长逾233倍,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家;截至2023年底,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已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达到493公斤。

  75年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例如,通过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中国已逐渐形成以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截至2023年底,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目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9件;在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2023年末,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跃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备受瞩目的大国重器方面,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布局建设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大科学装置,在建和运行的大科学装置达57个,覆盖主要科研领域,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基础前沿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FAST核心阵建设最近启动。今年3月,“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启动二期升级工程。此外,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等成果丰硕,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等顺利建设。

  战略高技术领域迎来新的跨越。中国空间站自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也全面启动实施……

  在被誉为科技创新“总开关”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国表现可圈可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4》显示,2023年度,中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2071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保持世界排名第一。

  在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中,中国还展现出大国责任与担当,科研进展既服务中国,也造福世界。

  目前,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8个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据总部设在北京的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透露,中国研制发射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通过实施开放科学计划,使用该卫星的国家数量已超过100个。

  从20世纪50年代“向科学进军”到改革开放迎来“科学的春天”、从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到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到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目标……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来,科技创新正合力推动中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加速发展,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叶铭汉逝世

      中新社北京10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能所)4日晚发布讣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高能所原所长叶铭汉,因病医治无效,于当天中午在北京...

    时间:10-04
  • 学习新语·非遗丨“一代代接续的工匠精神,让文脉得以绵延不息”

      策划:唐颢宸 王晖  设计:赵丹阳...

    时间:10-04
  • 抓进度、抢工期 国庆假期建设者加速推进电网工程施工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全国各地电力建设者坚守岗位、抢抓工期、立塔架线,加速推进电网重点工程建设施工。  在四川省天全县海拔3058米的二郎山上,气温已降到10摄氏度以下。在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时间:10-04
  • 台气象部门解除台风海上陆上警报

      中新社台北10月4日电 (记者 陈小愿)台风“山陀儿”4日减弱为热带低压,台气象部门当日解除海上及陆上台风警报。各地救灾工作正持续展开。  据介绍,由于此前“山陀儿”移动缓慢,台气象部门发布台风警报逾4天后...

    时间:10-04
  • 文化中国行·山河弦歌丨火爆!这座鸟类“国际机场”客流量即将登顶

      今年7月,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顺利通过评审,山东东营黄河口等共5处提名地以重大边界调整的形式,被扩展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盐碱满地到水草葱郁、芦荻摇曳,许多“候鸟”选择在此做“留鸟”...

    时间:10-04
  • 浙江衢州新新街道: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中新网衢州10月4日电 (钱晨菲)近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举行,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表彰,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新新街道党工委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  新新街道有...

    时间:10-04
  • 西藏林芝:国庆遇上“雅江节”

    正处国庆假期,2024西藏林芝雅鲁藏布生态文化旅游节正火热进行中。本次“雅江节”期间,林芝市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体盛宴,包括雪域江南民俗秀场、动漫嘉年华、共享林卡体验活动等。作者:洛卓...

    时间:10-04
  • 探访西藏羌塘草原: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悠闲觅食

    西藏羌塘草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近日,中新社记者探访西藏羌塘草原腹地那曲市双湖县,看到当地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成群觅食,悠然自得。图为10月3日,羌塘...

    时间:10-04
  • 国庆黄金周首日高原铁路迎历史高峰客流破纪录

    记者从青藏集团公司获悉,国庆黄金周首日,旅游、探亲、访友、学生客流出行需求十分旺盛,高原铁路发送旅客9.88万人次,创单日发送旅客量最高纪录。数据表明,拉萨站当日旅客发送量均达到了历史峰值,发送旅客1.77万...

    时间:10-04
  • 贵州山居·黔山秀水新地标丨AI我中华,锦绣山河庆华诞

    贵阳,随性的乐动之城谁还不知道贵阳的路边音乐会?一场场在贵阳街边随性自由的露天表演,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贵阳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唤醒城市的多元文化生命力。街边音乐会、潮玩街区,这些曾经只是城市角落里的小...

    时间:10-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