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 | 跨越千年,江河交汇处宋代复闸蝶变世界最大单级船闸

2024-11-22 08:53: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万古长江与千年运河在江苏镇江交汇,交汇的口门从宋代京口闸遗址到目前正在改造的谏壁船闸,只有短短16公里,却以跨越千年的时间尺度,见证了从北宋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复式船闸,到即将建成的世界最大单级船闸的蝶变。

谏壁船闸一号船闸扩容升级效果图

如今的京口闸遗址,已经成为市民休闲锻炼的遗址公园,条石砌筑的闸墙、字迹斑驳的石碑、青砖铺就的道路、层层叠叠的石阶,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无声诉说着当年帆樯往来、百货云集的繁华。

京口闸遗址考古现场(2011年—2012年)

“京口闸位于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堪称漕运咽喉、交通枢纽,考古揭示出唐代堰(闸)及北宋至明清京口闸东侧闸体、河道、码头、道路、碑亭等遗迹,还出土了极其珍贵的元代青花香炉。”镇江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霍强十多年前主持了京口闸遗址的考古发掘,他告诉记者:“北宋复式船闸遗址是一个重大考古发现,由于京口闸主体被埋压在马路下,现在可见的宋代遗迹只是头闸,实际上当时有一个复杂的闸澳系统,京口闸、腰闸、下闸、中闸及上闸五座水闸自北向南一字排列,构成一组四级船闸,并在附近开挖蓄水的积水澳和归水澳,用来调节船闸水位。”

这样的复闸是怎么运行的?以枯水期为例,长江的水位远低于运河,船从长江进入京口闸后,闸门放下,旁边的水澳(分为积水澳和归水澳)放水,抬高闸内水位。通过五道闸四次注水、放水,船被慢慢抬高,爬完四级“水台阶”,就安然进入运河。

这种复式船闸是古代中国人最早发明的,京口闸系统则是这种技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运河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世界上船闸工艺的最高水准,其原理至今仍在葛洲坝、长江三峡,以及谏壁船闸等水利设施的通航中使用。

与京口闸相比,建成于1980年的谏壁船闸实在太“年轻”了,它是212公里苏南运河上唯一的复线船闸,被称为“江南运河第一闸”,两道船闸的年船舶通过量共达2亿吨,从这里运输的粮食、建材、煤炭和各种原材料,支撑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板块。

如今,这里正在进行一号船闸扩容升级工程,镇江市港航中心主任李俊告诉记者:“工程明年10月投入使用,届时这里将是世界内河最大单梯级船闸。”

上闸首施工

据了解,谏壁船闸一线扩容升级工程总投资超过7亿元,建成后长370米、宽34米、深6米,年货物通过量可达1.7亿吨,年船舶通过量可达2.5亿吨,是现有一线闸通过能力的2.5倍。

谏壁一线船闸扩容改造施工全貌

在全国内河航运中,长江和大运河是运输量稳居前两位的黄金水道,以谏壁船闸一线船闸改扩建为先导和节点工程,是整个苏南运河“三改二”(注:三级航道升级为二级航道),工程完工后可全天候畅行2000吨大船,预计苏南运河的船舶通过能力将由现在的2亿吨(2022年历史最高值)增加到3亿吨以上,促进国家南北向跨流域水运大通道的高效畅通。

交流与融通正是江河的文化意向,如今长江、大运河两个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江苏交汇叠加。从当年世界最先进的复式船闸,到即将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承载灿烂历史的长江岸边正奏响新时代的“江河交响”。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吕鑫 王宏伟

  • 相关阅读
  • 视频画报丨“黄金搭档”的握手——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利亚时间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活动后离开里约热内卢,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日上午,巴西利亚总统官邸黎明宫气氛热烈友好,迎接...

    时间:11-22
  • 【数说经济】巩固增强消费引擎关键动能

    消费一头连着千行百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消费动能是否强劲,对我国经济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消费恢复正在升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96亿...

    时间:11-22
  • 【地评线】飞天网评:答好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必答题

    当前,北方地区已经进入供暖季,季节性用能高峰期即将到来。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综合研判各方面情况,预计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供需总体平衡,资源供应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城镇供热采暖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关乎千家万户...

    时间:11-22
  • 人民论坛网评|一条调水线何以焕发蓬勃生机

    一渠通南北,清流润万家。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自2014年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

    时间:11-22
  • 焦点访谈丨“包袱”变财富!这些“闲置”都能“变现”

    近年来,在基础设施领域,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闲置的存量资源,涉及土地、房产、无形资产等。如何盘活这些低效、闲置的存量资源,成为高质量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在9月26...

    时间:11-22
  • 载人登月画面提前“剧透” 中国载人航天精彩可期

    央视网消息:11月21日,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载人航天相关领域800多名专家学者共议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蓝图。本届大会设置载人航天总体与共性技术、人员空间驻留及月球探测保障与人因工程技术等15个专题分...

    时间:11-22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大冶刺绣:飞上太空的指尖技艺

    大冶刺绣是鄂东南大冶、阳新等地流传千年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小红是大冶刺绣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就跟着奶奶学刺绣,她独创出数种针法,使得作品更加立体、逼真、生动,并将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融...

    时间:11-22
  • “冷”冰雪盘活“热”经济 冰雪游项目频繁“上新”引客来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降低,部分地区已经披上了“银装”。最近,内蒙古自治区冬季旅游全面拉开帷幕,这几天,多地冰雪旅游项目纷纷“上新”。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冬日的雪原银装素裹。陈巴尔虎旗“天天冰雪那达慕”日前在莫尔格...

    时间:11-22
  • 彰显活力!经济用电指标“电力满满” 新兴产业蓬勃向上动力足

    央视网消息:用电量被视为经济运行的“风向标”之一。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3%。稳步增长的用电量数据,不仅反映了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的积极态势,彰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也显示出经济...

    时间:1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