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访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人文交流是白中交往的重要基础

2024-11-26 16:31: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25日电 题:专访白俄罗斯前副总理托济克:人文交流是白中交往的重要基础

中新社记者 曾玥

“我喜欢孔子学院。”白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前副总理托济克微笑着说,“它帮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近日,托济克受邀来华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在此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近日,白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前副总理托济克在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王紫儒 摄

2006年,时任白俄罗斯驻华大使的托济克代表国家与中方签署中文教学合作协议,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共和国汉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白大孔院”)作为该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10年后,托济克履任白大孔院外方院长。多年来,他切实感受到“中文热”在当地持续升温。据他介绍,目前白俄罗斯有7所孔子学院和8个孔子课堂(含下设课堂),10余所高校、约160所中小学开设中文课程。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变化。”托济克说,得益于白中关系的高水平发展,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语言、文化兴趣浓厚,也拥有许多增进彼此了解的平台和机会。

2023年,中白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称,双方愿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扩大文化等领域合作;双方将继续支持两国青年学习对方国家语言,扩大语言教学合作,进一步发展在中国设立的白俄罗斯研究中心和在白俄罗斯开设的孔子学院;双方将共同努力在白俄罗斯建立区域汉语研究中心。

“人文交流和合作是白中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础。”托济克认为,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两国深化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添砖加瓦。

在白大孔院的50名教职员工里,一半是白俄罗斯人,另一半是中国人。托济克以此为例指出,两国教师组成了一个大家庭,通过日常交往建立起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深厚情谊。

“每一个人都是各自民族的小分子,彼此的人际交往又扩散到各自的亲友关系中,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网络和情感纽带就自然构建起来了。”托济克说。

与此同时,他强调:“孔子学院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从来都不是中国影响力的工具,也从来没有把任何中国态度和价值观强加给任何人。”

“孔子的名字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和平、仁爱和高尚。”出席2024世界中文大会期间,托济克在西装翻领上别了一枚孔子学院徽章。和平鸽和地球的视觉造型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变体的“汉”字。

“我将20多年的人生时光奉献给了白中友好事业。我曾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5年,并永远爱上了这个国家的人民和文化。”托济克说。

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发生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那天我看到了成千上万张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脸。在人们的脸上,我看到了中国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以及对中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如今投身孔院事业,75岁的托济克在处理行政工作之外仍坚持一线教学。他开设两门课程,“中国学”介绍中国各领域的现代成就,“中国历史”教授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脉络。从就任孔院院长至今,这两门课他已任教8年。

“在给白俄罗斯学生讲课时,我讲述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所有我在中国以及与中国打交道的经历,都对我从事孔院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托济克说。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以前更多是通过工作接触产生体会、感受,现在作为学者系统研究中国,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

从政坛走向讲台,托济克带着朴素的愿望前来——希望孔子学院能为全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希望自己能为白中友好作出更多贡献。(完)

  • 相关阅读
  • 一根银针连世界——中国中医师的巴西之旅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周强(右二)在巴西接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新华社兰州11月25日电(记者多蕾)秋去冬来,在地处中国西北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任医师文新在工作间隙,还会时常和同事聊起万里之外那个美丽...

    时间:11-26
  • 外宾大咖看中国互联网:“推动世界迈向未来!”

    近日,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小新现场采访世界互联网大会副理事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高锐、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首席执行官洪曜庄等多位外宾大咖,快来看看外宾们都对中国互联网有何评价...

    时间:11-26
  • 这届运动会,大不一样了

    (一)看完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感觉大不一样了。作为中华民族大团圆的盛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创始于1953年。第十二届运动会由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海南省人民政府承办,近万名各族运...

    时间:11-26
  • 国际观察:不走回头路,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美国大选投票已经落下帷幕。美新一届政府对华政策还在酝酿,中国的对美政策一以贯之,我们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50年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经验,是历史上大国冲...

    时间:11-26
  • 国际观察丨“寅吃卯粮”陋习难改 美政府债务再创新高

    新华社华盛顿11月25日电 题:“寅吃卯粮”陋习难改 美政府债务再创新高新华社记者许缘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6万亿美元,达到36.035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分析人士...

    时间:11-26
  • 法国专家:中美合作符合各方利益 反华闹剧当休矣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David Gosset)11月25日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近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州长格雷格·阿博特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州政府机构撤出与中国相关的投资。阿博特此举释放出反华信号,令人深感担忧。中美决策者应...

    时间:11-26
  • 在阿拉山口感受中国向西开放的旺盛活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杨舒涵 通讯员 吴伟进出口货运量1475.81万吨,同比增长12.24%;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911列,同比增长16.5%……这一年,开放的阿拉山口表现如何?可以从这一组组数据中找到答案。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开放活...

    时间:11-26
  • 中国天眼,断层式领先!

      11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了解到,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调试以来,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突破一千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贡献了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这对于理...

    时间:11-26
  • 从田间到餐桌 全民行动推动粮食节约

    央视网消息:1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建立全链条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常态化机制。和以往相比,本次进一步突出全链条推动粮食节约,也就是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系列环...

    时间:11-26
  • 寒潮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范寒潮影响?一起来了解

    央视网消息:本轮寒潮将持续到哪天?未来几天的天气将如何发展?相关情况来看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的介绍。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胡啸表示,寒潮天气过程将会在11月28日前后趋于结束,但是在结束之前仍要关注大风降温和强降雪天...

    时间:11-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