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阅游一轴三带|耕读先农坛

2024-11-28 09:55:37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北京真有个地儿叫“一亩三分地”?明清两代的皇帝每年都要当一天农民?先农坛的龙竟然穿着“草裙”?一起回顾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领略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工匠智慧。

打开一本书,便是一座城。“阅游一轴三带”微纪录片旨在鲜活挖掘北京历史文化内涵,营造浓厚书香京城氛围,呈现北京中轴线、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范围内的城市生活新貌。

  • 相关阅读
  • 天山南北共绘团结新画卷(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能源动脉横贯东西,温暖千家万户;封闭内陆变身前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沙漠荒滩化为良田,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民族团结扎根心间,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行走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处处皆风景。  习近平总...

    时间:11-28
  • 【粮食大事】粮食节约要紧盯不放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的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古人云: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时间:11-28
  • 抓住三个关键词,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核心观点: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市场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疆阜康,天山天池景区打造山中滑雪、山脚泡温泉、山下科普研学等多样化游玩场景,提升游客体验;在山东临沂,一些村庄深耕红色...

    时间:11-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最近几年,在水稻生产领域,“再生稻”是一个热门模式。第一茬稻子收割后,还能再长一茬。在种“两季不够一季有余”的地区,不仅可以多打粮食,还...

    时间:11-28
  • 绿色发展绘底色 逐智向新谋振兴——来自老工业基地辽宁的高质量发展报告

    初冬时节,辽沈大地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清新素雅。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工厂,践行着节能降耗、低碳发展的理念;一条条数字化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让众多老企业焕发新生机;一台台高端智能装备填补行业空白……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正...

    时间:11-28
  • 新华全媒+|让寒潮下的城市更温暖,他们在努力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降温天气。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也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大部最低气温累计下降7至9摄氏度,局地最低气温下降至零下18摄氏度。寒潮天气下,供热工作有没有保障、居民家里的温度如何、供热部门的...

    时间:11-28
  • 以旧换新,汽车回收产线有点忙(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上放一辆,车后拖一辆,在中再生洛阳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3号门,拖载着报废汽车的卡车有序进入拆解车间。在这里,报废汽车将被以全新方式加以利用。车间内,各种设备满负荷运...

    时间:11-28
  •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1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政府调动各方力量以资金支付、产业合作等为纽带对生态保护者予以激励性补偿。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累计已有24个省(区、市)建立了28个跨...

    时间:11-28
  • 以“链”为媒 向“新”而行(走进链博会)

    全球领先的机床和工业母机、高度数字化的智慧工厂、高端尼龙等新型复合材料……行走在第二届链博会的各大展区,科技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纷纷亮相,为百姓美好生活添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