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澳中新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2024-11-28 08:44:41

来源:人民日报

牧牛山项目风电场工作人员介绍鹰类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本报记者 陈效卫摄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截至2022年底,该国光伏和风力发电量约占总发电量的65%。中国在风力和光伏发电及储能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近年来不少中企积极参与澳大利亚新能源项目建设,双方新能源合作不断深化,为澳大利亚推进绿色转型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塔州牧牛山风电场——

为6.3万户家庭提供清洁电能

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出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北方向驱车约2小时,记者来到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牧牛山风电场。据中国电建澳大利亚发展有限公司、牧牛山项目公司总经理王晓林介绍,该风电场共建设安装48台与澳国家电网连接的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4年来累计发电量达20亿千瓦时,为6.3万户当地家庭提供清洁电能。

塔州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当地政府制定的环保标准非常严格。记者采访期间,曾两次偶遇一对袋熊母子在悠闲地觅食,似乎并不在意周围来往的行人。牧牛山项目风电场运维经理西蒙·威廉姆斯向记者介绍,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项目在施工前对风电场范围内的珍稀树木进行标记,以减少和避免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对无法避开的动物巢穴采取保护性搬离措施;对擅长攀爬和挖掘洞穴的袋貂,升压站建立了3.09米高、埋入地下0.9米深的电子围栏;为避免风机叶片伤及当地重点保护物种楔尾鹰和白腹海鹰,项目引入了17台鹰类监控系统,也是澳大利亚首次引入全球技术领先的鸟类保护系统。

记者在风电场现场和运维办公室看到,装有360度全景摄像头及中央分析单元的鹰类监控系统,可实现从地平面到1公里高的三维全覆盖,能在3秒内对1.3公里内的飞行物图像进行高速精确捕捉,并实时记录和分辨出数百种不同品种的鸟类。风机在鹰靠近时停止、远离时启动。“4年来从未发生过鹰类伤亡事件,监控系统拍摄的累计2200多万张各种鸟类图片为塔州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研究和保护鸟类提供了重要的一手资料。”威廉姆斯说。

2023年底,世界风能会议举办方专门选定牧牛山项目作为示范风电场,邀请参会人员现场参观。与会专家对中国电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清洁能源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牧牛山项目4年来先后获得澳大利亚清洁能源署颁发的“可再生能源创新奖”和“标杆风场”称号,并保持“环保零投诉”的优良记录,实现发电环保双赢。澳大利亚环境部官员斯图亚特·佩治表示:“牧牛山项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环保责任,为澳风电行业作出表率。”

新州格伦光伏电场——

降低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中南部的北京能源国际澳大利亚公司(以下简称“京能”)建设的格伦光伏电场位于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蓝天白云之下,4.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该光伏电场建立7年来,每年生产约2.2万兆瓦时的清洁能源,足以为新州几千户家庭供电。

格伦光伏电场现场经理安德鲁表示,该项目是澳大利亚第一个大型风能和太阳能共置发电场,格伦光伏电场与现有的格伦风电场并肩而建,项目共置最大限度减少了所需的道路、电力传输线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切实降低项目建设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安德鲁介绍,为补偿格伦光伏电场建设时被砍伐的树木,京能开展了植树美化计划,在周边种植了大量适合当地生长的桉树。记者在电场现场看到,这里的太阳能电池板布局并非都是常见的方形或长方形,而是有多处呈弯折锯齿状。安德鲁解释说,这是为了避开当地社区的原住民遗址。

京能深耕澳大利亚绿色能源市场多年,最近还收购当地5个光伏电场,预计每年将生产22.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可为近40万户家庭供电,减少17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京能还在澳积极发展复合型业务模式,将持续在当地开展绿色能源多元业务。

西澳州和南澳州储能项目——

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助力

来自中国的新能源科技公司也积极参与澳大利亚能源转型进程,相关储能项目将为澳当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助力。2023年9月,宁德时代获得西澳大利亚州储能项目合同,将为该州提供950套集装箱式液冷储能系统,预计在2025年底前投入运营。该项目建成后的供电能力可达700吉瓦,储能将达2800吉瓦时。西澳州州长罗杰·库克表示,宁德时代的储能项目将在西澳州的脱碳计划中发挥关键作用,将带动当地就业,助力改善生态环境。

今年7月,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在南澳大利亚州建设坦普勒斯电池项目。该项目预计于2025年开始投入商业运营,届时将成为该州第二大储能设施,也将是澳大利亚全国第二大独立电池储能系统。

此外,近年来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也受到当地市场的积极认可。据澳大利亚联邦汽车工业商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澳大利亚销售的所有电动汽车中,超过80%产自中国。今年9月,澳大利亚市场销售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数量同比增长89.9%,其中比亚迪占据了澳插电混动汽车市场45%的份额。比亚迪澳大利亚独家合作伙伴“电动汽车直销”的首席执行官大卫·史密瑟曼表示,今年以来,比亚迪汽车在澳销量出现大幅增长。“今年10月,我们向澳市场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比亚迪SHARK 6,目前销量已经超过3500辆。”史密瑟曼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事务部教授格雷姆·史密斯对记者表示:“澳大利亚正处于能源领域绿色转型的重要时期,澳中新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澳方欢迎更多中国绿色能源企业到澳投资发展。”

(本报堪培拉11月27日电)

  • 相关阅读
  • 天山南北共绘团结新画卷(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能源动脉横贯东西,温暖千家万户;封闭内陆变身前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沙漠荒滩化为良田,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民族团结扎根心间,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行走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处处皆风景。  习近平总...

    时间:11-28
  • 【粮食大事】粮食节约要紧盯不放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的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古人云: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时间:11-28
  • 抓住三个关键词,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核心观点: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市场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疆阜康,天山天池景区打造山中滑雪、山脚泡温泉、山下科普研学等多样化游玩场景,提升游客体验;在山东临沂,一些村庄深耕红色...

    时间:11-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最近几年,在水稻生产领域,“再生稻”是一个热门模式。第一茬稻子收割后,还能再长一茬。在种“两季不够一季有余”的地区,不仅可以多打粮食,还...

    时间:11-28
  • 物流成本降低体现在哪?从一颗榴莲说起→

    今天(27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对外发布。行动方案从多方面对物流成本“怎么降、降什么”进行了系统部署。来看记者带来的最新解读。一个榴莲,从东南亚的榴莲树上,到我们中国消费者的手上,要花多少时间?答案...

    时间:11-28
  • 提供物资、铲雪除障、保通保畅 多地全力迎战寒潮守护百姓“温暖过冬”

    央视网消息:从26日起,黑龙江佳木斯市桦川县出现雨雪冰冻天气,并伴有7级阵风,桦川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Ⅲ级应急响应。环卫部门连夜组织人员和机械,对城区主次干道积雪随下随清。交警部门也全员上岗,对...

    时间:11-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傲椒” 的湖南 “辣”可不一般

    中国日报11月27日长沙讯 辣椒是湖南人的灵魂伴侣,也是湖南的优势产业。打造亚洲最大的辣椒种质资源库、研制出全国应用最广的辣椒骨干亲本、种植面积最大的辣椒品种……对辣椒情有独钟的湖南,在辣椒育种研究领域长期深...

    时间:11-28
  • 阅游一轴三带|耕读先农坛

    北京真有个地儿叫“一亩三分地”?明清两代的皇帝每年都要当一天农民?先农坛的龙竟然穿着“草裙”?一起回顾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农耕文明,领略中国古代建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工匠智慧。打开一本书,便是一座城。“阅游一轴三...

    时间:11-28
  • 绿色发展绘底色 逐智向新谋振兴——来自老工业基地辽宁的高质量发展报告

    初冬时节,辽沈大地如一幅水墨山水画,清新素雅。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工厂,践行着节能降耗、低碳发展的理念;一条条数字化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让众多老企业焕发新生机;一台台高端智能装备填补行业空白……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正...

    时间:11-28
  • 新华全媒+|让寒潮下的城市更温暖,他们在努力

    近日,全国多地迎来降温天气。地处西北的甘肃省大部分地区也迎来今年入冬以来最强寒潮,大部最低气温累计下降7至9摄氏度,局地最低气温下降至零下18摄氏度。寒潮天气下,供热工作有没有保障、居民家里的温度如何、供热部门的...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