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下一站,家!

2024-11-28 09:52:31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民志愿军后代迎接亲人回家!”

  2024年11月28日,韩方将向中方移交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阔别祖国七十余载的英灵们,今日终于魂归故里。

视频:再迎43位英雄回家!在韩志愿军烈士10年回家路来源:中国新闻网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奔赴战场保家卫国,长眠在异国他乡。

视频:山河已无恙,英雄归故乡!今天,祖国以最高礼遇接英雄回家来源:中国新闻网

  自2014至今,中国连续十一年总计迎接981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让无名者“有名”,让英雄与亲属“相认”,既是烈士亲属的心愿,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而这条漫长的“归家路”上,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发生。

  60年的等待与期盼

  2014年3月28日上午,437名志愿军遗骸从韩国运抵沈阳。

  春寒料峭,志愿军老兵曹秀湖站在路边,目光紧紧锁定着运送战友遗骸的车队。他缓缓脱帽,立正,两行热泪簌簌落下,仿佛冻结在阵阵寒风中。他的身姿笔直,像一句铿锵有力的誓言,诉说着对战友无尽的思念。

  “想啊,想啊,有感情……”

  这简单的话语,承载了他60年的等待与期盼。

  那一眼,穿越时光的长河,终于迎来了重逢的曙光。

  “如果没有你

  那他们都是你”

  首批志愿军遗骸回国后,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先烈的家属络绎不绝。

  “今天我要告诉您,您的重孙都两岁了。”烈士家属邓其平说,叶落归根,以后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悼念我们的亲人了。

  邓菊平手捧父亲的遗像说:“您终于回来了,我们终于有祭拜您的地方了,盼着您早点入土为安。”

  “爸爸,回家吧!”英烈李树人的后人,在纪念碑前泣不成声,声声呼唤,字字含泪。他们对着冰冷的石碑问:“400多具遗骸中,有你吗?”

  “如果没有你,那他们都是你。”

2014年3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家属齐聚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先烈。中新社 王嬴 摄

  “我就是您的女儿

  您就是我的爸爸”

  韩启明牺牲时没有留下子女,但他的侄女韩晓燕始终铭记着这位英勇的二伯。

  “二伯,昨天感受到一股风把您送回来了,听着别人都喊爸爸,我心里在流血。您没有留下孩子就牺牲了,我就是您的女儿,您就是我的爸爸。”

  家人对韩启明的思念,从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韩晓燕说,她那1970年过世的奶奶任玉清,在得知儿子牺牲的消息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却从此每天扒着墙上的黄泥土,喃喃自语:“二儿子你好久回来?”

  她那年过九旬、已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父亲韩永义,至今还在家自言自语:“你们的伯伯还在路上呢,他还没回家。”

  让烈士回国

  更要让烈士回家

  “母亲从来不提我父亲的事,我知道,她一提心里就会难受。”志愿军烈士展志忠离家参军时,大儿子展超明还是个懵懂孩童。

  如今的他已拄着拐杖,满头白发。母亲独自一人将兄弟二人带大,临终前仍喃喃留下一句话:“什么时候能找到你爸,让他入土为安!”

  2021年,烈士展志忠与亲人的DNA比对成功。英名墙前,展保成抚摸着爷爷展志忠的名字,许久许久。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大家子人都盼着爷爷魂归故里。”

  展保成手捧白布包裹的家乡泥土,慢慢打开,撒在英名墙前,跪下,给爷爷磕头。“爷爷终于找到了,奶奶的心愿也了却了。”

  那一刻,几十年的思念化作泪水,模糊了双眼。

2014年3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家属齐聚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拜先烈。中新社 王嬴 摄

  一抔黄土,一壶江水

  1949年12月,侯永信瞒着家人报名参军,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家人年年清明祭扫,却始终不知道他长眠于何处。

  直到2014年,首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经过DNA比对,侯家人终于确认了侯永信烈士的身份。

  “五叔啊,该回家了。”

  侯甫元带上外孙,踏上寻亲之旅。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在丹东的鸭绿江畔,他们取了一抔黄土、一壶江水,带回了侯永信烈士的故乡,完成了二老的临终遗愿。“五叔,今天我带你回家。”

  一抔英雄墓边的黄土,一壶鸭绿江畔的江水,跨越70多年,分离的家人终于在此刻“重聚”。

  长路漫漫,终有归期。

2016年3月31日,辽宁沈阳,礼兵护送烈士遗骸及遗物至临时安放处。中新社记者 孙昊声 摄

  这一天,他特意穿上了军装

  烈士李仁松离开家时,弟弟李仁清才8岁。

  在哥哥的影响下,他参军入伍,转业后回到家乡所在的乡镇工作,直到退休。

  2020年,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回国。在宣布DNA比对结果的这一天,李仁清特意穿上了多年没穿过的军装。

  “他当兵走的时候,他跟我交代,兄弟啊,我这次出去,回不来的可能性是极大,我都做了思想准备的。家里的老人,你们要负责赡养。你们要努力,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今年已经80余岁的李仁清,家庭美满,日子过得平静而富足。

  他兑现了跟哥哥的承诺。

  “他是全家的骄傲

  也是我的榜样”

  对于小学生张梓潇而言,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非常遥远,之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太姥爷也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直到2020年10月25日,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他来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做志愿者。

  如今,他不仅可以将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先辈们的英雄故事流利地讲给参观者,记忆中太姥爷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他是全家的骄傲,也是我的榜样。”

  小小少年许下心愿:我要把“最可爱的人”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在仁川举行。中新社记者 曾鼐 摄

  “我代表全体乘务组向您致敬”

  2021年9月1日,在厦航MF8031航班上,当乘务长邹立得知本次航班上有第七批在韩归国志愿军漳浦籍烈士林水实的亲属,以及两位刚退伍的人民子弟兵时,立即撰写广播词致敬。

  “崇尚英雄,致敬英雄!革命烈士为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献出了宝贵生命。”

  “我代表全体乘务组向您致敬!”

  这份敬意,是对英雄最真挚的感谢与缅怀。

  “世界顶级战斗机

  咱们自己也有了”

  2022年,第九批88位英烈棺椁和遗物踏上归国路途。当天,空军运-20型大型运输机和歼-20型隐形战斗机“双20”首次同框列阵齐飞,迎接告慰英烈。

  那天的情形,“鲲鹏”运-20机长庞荣奇仍历历在目:“我在驾驶时,一种强烈的感觉是,机舱里的88位英烈还活着,他们也端端正正坐在我们最先进的国产运输机里。”

  飞行员高中强说:“希望先烈们看到,世界顶级战斗机,咱们自己也有了!”

  “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

  生于1932年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维波,是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名英勇的高炮手。从2015年起,无论刮风下雨,他每年都会穿上旧军装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老人已经记不清他迎回了几批战友。“只要听说兄弟们回来了,我都要去接他们。”

  “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知道,你们都是我的战友、亲人,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血没有白流!”

  2023年11月27日,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彼时92岁的李维波挺直腰杆,向车队敬了一个标准军礼。

  “好多战友牺牲在敌机轰炸中,现在我们装备更先进,国家更强大,战友们可以放心了!”

2022年9月16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共同举行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图为交接仪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刘旭 摄

  从鸭绿江畔到古都沈阳,从冰冷的异乡到温暖的故土,在这条漫长而庄严的“归家路”上,每一位志愿军烈士的归来,都凝聚着人民对英雄最深切的怀念与敬仰。那段峥嵘岁月已然倏忽而去,华夏大地也早已换了人间。然而,英雄从未远去,这不变、不灭的“抗美援朝”精神也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砥砺前行。

  长眠他乡的英雄们,

  欢迎回家!

  作者:刘越

  制图:闫嘉欣 夏千斯(实习生)

  来源: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从退役军人事务部获悉,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8日回国。  28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共同举行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对...

    时间:11-28
  • 首批24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被从柬埔寨押解回国

      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11月28日5时许,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先后降落在山西太原武宿国际机场,首批240名中国籍涉赌诈违法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机关从柬埔寨押解回国。这是今年以来中柬警方开展的第二次包...

    时间:11-28
  •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日回国

      11月28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烈士遗骸临时安置所共同举行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韩方对志愿军烈士遗骸进行装殓,再次向我国移交4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495件遗物。  装殓仪式...

    时间:11-28
  • 纪念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大会在福建福安举办

      中新网宁德11月28日电 (吕若萱 叶金秋)27日,纪念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大会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溪柄镇斗面村举行,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11月27日,纪念闽东苏区创建90周年大会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溪柄镇...

    时间:11-28
  • 天山南北共绘团结新画卷(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能源动脉横贯东西,温暖千家万户;封闭内陆变身前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沙漠荒滩化为良田,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民族团结扎根心间,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行走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处处皆风景。  习近平总...

    时间:11-28
  • 【粮食大事】粮食节约要紧盯不放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的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古人云: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时间:11-28
  • 抓住三个关键词,推动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核心观点: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消费结构的持续升级,消费市场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疆阜康,天山天池景区打造山中滑雪、山脚泡温泉、山下科普研学等多样化游玩场景,提升游客体验;在山东临沂,一些村庄深耕红色...

    时间:11-28
  • 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10月份,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内外贸市场稳步扩大,发展信心不断增强。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41个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保...

    时间:11-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最近几年,在水稻生产领域,“再生稻”是一个热门模式。第一茬稻子收割后,还能再长一茬。在种“两季不够一季有余”的地区,不仅可以多打粮食,还...

    时间:11-28
  • 物流成本降低体现在哪?从一颗榴莲说起→

    今天(27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对外发布。行动方案从多方面对物流成本“怎么降、降什么”进行了系统部署。来看记者带来的最新解读。一个榴莲,从东南亚的榴莲树上,到我们中国消费者的手上,要花多少时间?答案...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