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世界农耕奇迹的“秋收冬藏”

2024-12-12 23:3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邯郸12月12日电 (邢璐 王天译 赵丹丹)深冬将至,寒意渐浓,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核心区域的王金庄村,颇为热闹。

  该村种子银行里,农民拿着种子正在排队。“给,这是我春天借的绿小豆,春借秋还,再借不难。”前来还种的村民刘战平乐呵呵地打着趣儿,工作人员接过种子,熟练地进行称重、记录、归类。

  此间一排排陈列架的瓶子上,清晰标注着种子的品种、名称与编码,不仅有谷子、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还有花椒、核桃、连翘等经济作物。村民想种什么,都可以来这里借种子,收获后按照借出数量的1.5倍归还即可。

  自2018年起,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在王金庄成立志愿者团队,调查收集王金庄种植的老品种。2019年,此间成立北方首个社区种子银行——“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将这里传统农作物种子通过田间种植定期更换,保护和传承了旱作梯田种植的171个传统作物品种,实现种质资源活态保存。

图为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无人机照片)刘志凯 摄

  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经元、明、清三代开发垦筑,规模宏大,是一个有着超过700年历史的雨养农业系统。经过不断修建,目前涉县梯田总面积达204平方公里,分布在46个村庄,由大小8万多块梯田构成。

  2021年,“涉县旱作梯田系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2022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全球少有的旱作梯田系统。

  此后,这里的梯田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村里年轻人和中老年人开始尝试直播,王金庄村村民王虎林就是其中一位。靠着绿色生态优势,王虎林等当地村民已将梯田小米、玉米糁、花椒等打造成“网红产品”,卖到全国。

  “我不仅直播卖小米,还发起了‘云种植’活动。”王虎林从去年开始修山道、犁地、播种,实施“复垦梯田计划”,吸引外界人士共同参与梯田种植、管理。

  “今年的‘云种植’项目吸引了30多位客人参与。”王虎林说,这些客人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安徽等地,选择种小米、玉米、大豆的比较多,主打一个体验。

  近年,涉县围绕梯田农耕文化,打造太行梯田大峡谷,发展梯田毛驴游、生态山水游。截至目前,王金庄周边旅游从业人员达900人,各类农家乐、民宿超过80家,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我们梯田上不仅有原生态的农产品,四季风光还特别美,有山有水有田,欢迎大家来旅游。”涉县井店镇刘家村“90后”小伙刘志凯直播销售农产品时,热情地向粉丝发出邀约。 (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江西站活动举行

      中新网南昌12月12日电 (熊锦阳)极地无人观测系统是如何研发又如何应用?南极生活着哪些鱼类又是如何进化?国际极地治理机制是如何制定?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12月10日至12日,以“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

    时间:12-12
  • 吉林锚定建设“冰雪强省” 推动寒地冰雪经济迭代升级

      中新网长春12月12日电 (高龙安 金乔)吉林省文旅厅厅长孙光芝12日在长春介绍,吉林省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吉林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加快推进“冰雪丝路”创新先导区建设,构建现...

    时间:12-12
  • 荒漠变绿洲 青海格尔木生态与产业“两山排闼送青来”

      中新网青海格尔木12月12日电 题:荒漠变绿洲 青海格尔木生态与产业“两山排闼送青来”  作者 王利文 李江宁 赵朗  冬季的柴达木盆地寒冷、干燥,在广袤的荒漠中,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依旧“绿意盎...

    时间:12-12
  • 珠三角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距离最远已达40公里

      中新网广州12月12日电 (记者 王坚)据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江委”)12日消息,珠江防总常务副总指挥、珠江委主任吴小龙主持召开会商会,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做好今冬明春粤港澳大湾区供水保障工作的通知要...

    时间:12-12
  • 中国成功发射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马帅莎 李欣媛)北京时间12月12日15时1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5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

    时间:12-12
  • 河南多举措保障南水北调16.54万移民安居乐业

      中新网郑州12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 阚力)12月12日,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河南16.54万移民做出巨大贡献。记者12日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新闻发...

    时间:12-12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 京豫对口协作结硕果

      中新网郑州12月12日电 (记者 韩章云 阚力)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也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对口协作工作开展十周年。12月12日,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

    时间:12-12
  •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正式启动运行

      中新社雄安12月12日电 (赵丹媚 韩冰)12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以下简称雄安中心)在雄安新区正式启动运行。  据悉,作为国家级创新平台,雄安中心将聚焦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组建复合创新团队、完善创新创...

    时间:12-12
  • City不City、松弛感等入选中国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应妮)“2024年度十大网络用语”12日发布,包括:新质生产力、《黑神话:悟空》、人工智能+、含金量还在上升、City不City、班味儿、偏偏你最争气、浓人淡人、松弛感、主理人。  中国国家...

    时间:1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