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遇见光 成为光 汇聚光(在现场)

2025-01-12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起飞!1月8日晚,西藏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一处临时安置点,一架系留无人机腾空而起,悬停在30米高空,机身上600瓦的大功率灯霎时间点亮了漆黑夜空。

“由一根缆绳牵引,每架无人机可以持续照亮6000—8000平方米区域。”浙江省红十字无人机救援队队员王胜旺说。

在高原严寒的深夜,光亮就是温暖与希望。

搜索、救护、抢修、安置……在西藏定日6.8级地震抗震救灾一线,记者看到很多守护群众平安的光;感受着“因为曾被光照亮,也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的人性光芒;见证着“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的磅礴力量。

遇见光

一束束光,守护群众平安

面对危难,光代表着希望。

废墟中,探照灯点亮生命之光。地震后第一个夜晚,西藏军区某团官兵顶着不断落下的碎石,举着探照灯,全方位搜寻被困群众。一名获救的老人在担架上紧握人民子弟兵的手:“托切那(藏语,意为“感谢”)!”

公路上,车灯照亮“生命线”。地震后第二天凌晨,雅叶高速拉萨到日喀则段、318国道拉萨到定日段车流不息,食品、饮料、棉衣、暖炉……救援物资从四面八方向灾区运送。“感谢大家送来的爱心,让我们基本生活有了保障。”长所乡古荣村66岁的旺加老人双手合十、不断道谢。

手术室里,无影灯守护着健康平安。在定日县中心医院临时病房,村民洛桑坚参说:“房子倒了,我也被砸倒了。我被弟弟救起时,看到不远处闪烁的红灯,知道救护车来了,就心安了。做完手术,我现在就盼着尽快康复,早点参与家乡重建。”

成为光

因为曾被光照亮,也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

每一缕光线,都是希望;每一缕光芒,都是力量。

在定日县措果乡政府大门外,记者遇到忙着调派救援物资的“小个子”旦增欧珠,他的衣服已裹满尘土。

“你不要着急,把心放到肚子里,消防救援人员一定能把你的财物挖出来的。”旦增欧珠不停地安慰电话那头的乡亲。

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出生在这里,热心又公道,是大家的‘金布’(藏语,意为“大哥”),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找他。”

原来,旦增欧珠先天残疾,无法拥有正常人的身高,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一步步成长为创业带头人,他的员工有七成是残障人士。

地震发生之后,旦增欧珠第一时间就带着3000条棉被、100个帐篷、6000箱方便面从日喀则赶回家乡。与他同行的,还有56名主动报名参与救灾的员工。

“一起参与救援的员工里,有20%左右是残疾人。”旦增欧珠同记者说话间,一次余震袭来,震感明显。“曾经,党和政府的帮扶、好心人的帮助点亮了我的生活;现在,我有能力了,更要帮助别人。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些残疾员工,与身体健全的人相比,他们冒着更大的风险在参与救援。”旦增欧珠说。

因为曾被光照亮,也想成为照亮别人的光,这朴素的人性光芒,在抗震救灾中驱散寒冷。

汇聚光

一束光牵引一束光,一批人带动一批人

地震发生时,西藏大学学生央宗正在曲洛乡措昂村家中,房子严重损毁,所幸家人未受重伤。面对废墟,央宗一度陷入迷茫。“解放军战士来了,消防救援队伍来了,医护人员来了……他们像光,让我不再恐惧。”央宗说。

随后几天,央宗也成为了村里的志愿者,帮助搭建帐篷、搬运物资。“救援人员的无私勇敢让我深受触动,我想像他们一样,去帮助更多人。”央宗说。

一束光牵引一束光,一批人带动一批人。

活动板房里,读高三的次仁卓玛正坐在暖气片旁学习。这几天,她最牵挂的还是哥哥拉巴顿珠。

“地震中我哥哥的手臂被划伤了,但他是党员,这几天一直忙着救援,几乎没时间回家。”次仁卓玛说,“哥哥是我的榜样,也让我认识到灾难面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作用。我现在是团员,希望在考上大学后,争取早日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追光的人不断汇聚。

“叔叔,送给你!”1月10日早晨,拉萨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索朗贡布在对安置点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收到了来自9岁女孩扎西措姆的特殊“礼物”。这是一幅手绘铅笔画:一名身着救援服的消防员,双手小心地抱着一个小女孩。画中的消防员,正是索朗贡布;小女孩,是扎西措姆。

原来,在1月7日,索朗贡布在废墟中发现并营救出扎西措姆。索朗贡布将她护在怀里、送到安全地带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扎西措姆的脑海中。

索朗贡布看到,那幅画上还写着一行字——消防员叔叔,你们是英雄,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们这样。

“你长大了想当消防员?”索朗贡布问。扎西措姆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就说好了,等你长大,加入我们!”索朗贡布和扎西措姆用手拉了钩、“盖了章”,开心地笑了。

八方支援汇聚四面光芒,鼓舞更多人渡过难关。这些光芒交相辉映,照亮重建家园的每时每刻。

(记者姜赟、袁泉、倪弋、刘温馨、史鹏飞、黄福特、宋豪新、琼达卓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2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百花迎春”展现文艺工作新作为

    本报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王珏)“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11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大联欢以“共唱团圆家,百花再出发”为主题,老中青艺术家同台献礼,展现文艺文联工作新气象新作为。...

    时间:01-12
  • 古韵纱灯 匠心守护(传承)

    冬日午后,阳光明媚,趁着天气晴好,张振祥(上图,赵帅杰摄)快步走进村中图书馆,继续纱灯的制作。在其一旁,几盏清代同治年间的古纱灯惹人注目,木制的灯架约半米高、一尺宽,灯体中空,底部带有挂饰,四...

    时间:01-12
  • 遇见光 成为光 汇聚光(在现场)

    起飞!1月8日晚,西藏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一处临时安置点,一架系留无人机腾空而起,悬停在30米高空,机身上600瓦的大功率灯霎时间点亮了漆黑夜空。 “由一根缆绳牵引,每架无人机可以持续照亮6000—8000平...

    时间:01-12
  • 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观沧海)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深刻指出:“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 跨...

    时间:01-12
  • 搬进“新家” 温暖过冬(在现场)

      1月11日,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首批入住活动板房的村民正在搬运物品,为入住做准备。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1月11日,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首批入住活动板房的村民正在搬运物品,为入...

    时间:01-12
  • 倾听台胞心声 促进琼台交流(两岸脉动)

    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在琼台胞座谈会,倾听乡亲们的诉求和期盼,共话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奔赴洋浦、琼海、万宁、保亭、三亚等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前不久,台湾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赴海南省...

    时间:01-12
  • 紧急救援保障“母女平安”(在现场)

    “杨医生,通来村有个孕妇快生了。”1月9日17时,正在定日县长所乡巡诊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接到求助,军医杨帆和余淑蓉紧急赶往通来村。 孕妇名叫次仁卓嘎,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军医们赶到时,她已疼痛难...

    时间:01-12
  • “链”上深融合 向“新”创未来(两岸脉动)

    前不久,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省举办。在台资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上,参展的120多家两岸企业设定固定展位,通过供需发布、重点项目路演、对接商洽等环节,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

    时间:01-12
  • 中埃塞基础设施合作结硕果(新时代中非合作)

    清晨7点,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总部大楼项目现场便忙碌起来:超过3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运送建材的车辆往来穿梭。...

    时间:01-12
  • 英雄营里英雄兵(强军路上)

      “百战百胜第三营”官兵迅速集结。  张永进摄"> “百战百胜第三营”官兵迅速集结。 张永进摄 东北某地,寒风利如尖刀,坚冰厚比铠甲。 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