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小修防大修,助文物“延年益寿”(文化中国行·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2025-06-19 05:40:00

来源:人民日报

  文物维修人员正在清理南朗街道濠涌村中山纪念亭的污垢。

  江才松摄

">

  文物维修人员正在清理南朗街道濠涌村中山纪念亭的污垢。
  江才松摄

  “龙舟水”刚过,又来台风天,广东的夏日雨水频频。中山市南朗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江,只要一有空,就跑去看看街道的老建筑情况。看到刘江来,不少居民就开始打听。

  “刘工,今年的岁修开始了吗?”

  “这座房屋的修缮,符合申报条件吗?”

  居民询问申报的是岁修补助资金。2023年,中山市印发《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推行文物“岁修”制度,针对市保和未定级的不可移动文物日常保养维护小项目设立岁修补助资金。

  “岁修制度解决了谁出钱、谁来修、怎么修等文物保护的共同问题。”刘江说。中山市“‘岁修制度’实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全覆盖”获评国家文物局2023年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谁出钱?

  政府出资,解决文保难题

  刘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近10年,全街道12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他每个季度至少巡检一遍。

  “国保、省保单位有专项资金,但级别较低的文物建筑,并没有固定的保护经费。”刘江介绍,南朗街道市保以下不可移动文物有113处,集体所有以及个人所有的占到70%以上。

  南朗街道部分民国时期碉楼民居,有的屋主不在当地,交由亲戚暂住看管;有的长期无人居住,代管人也无意修缮房屋。由于长期缺乏维护,不少房屋已多处残损,如木门缺失、木窗破损、油漆脱落、墙体开裂、楼梯木踏板损坏等,存在各种安全隐患。

  过去,巡查发现问题后,工作人员会向代管人嘱咐注意事项,并提醒修缮。代管人敷衍回应或联系不上,甚至避而不见等情况时有发生,刘江和同事对此也很无奈。

  2023年,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印发《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实施不可移动文物岁修全覆盖制度。该办法对全市所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5万元以下的日常保养维护项目进行全覆盖全额补助。

  “政府出资,解决了低级别文物保养维护的资金难题,工作人员现在去巡查,老百姓热情多了,还有不少人咨询希望加入下一批修缮队列呢。”刘江说,看着老建筑通过小修小补重焕光彩,他内心成就感满满。

  2023年,中山市筛选出符合补助条件的首批不可移动文物岁修日常保养维护项目共188个,共落实不可移动文物岁修补助资金543万元。其中南朗街道符合文物岁修规定的共有90处,最后筛选出23处。2024年,全市落实补助资金300万元,其中补助南朗街道50万元,覆盖17处文物点,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谁来修?

  专业队伍,质量有保障

  在南朗街道南塘村,简氏大宗祠静静矗立。这座始建于1723年的古建筑,因岁修制度又热闹起来。

  “祠堂是当地村民的重要活动场所。每逢集体活动,大家都会聚集在此。”几年前,刘江发现简氏大宗祠过梁一侧开裂、多处瓦屋面漏水、墙面发霉、门扇漆面脱落严重,如不及时保养维护,多处木结构会因渗水逐步朽化。

  早在2002年,简氏大宗祠曾由村民捐款修缮,但此后20余年未再修缮保养。为什么不能再捐款修缮?村干部坦言“不好办”。一来筹钱难,有人愿意捐、有人不愿意,捐多捐少也会影响村里的和谐;二来修缮难,年纪大的想修,年轻人长期在外,觉得没必要,意见难达成一致,祠堂又是文物,修缮流程复杂,修缮工作便一直拖了下来。

  2023年,刘江在接到岁修项目申报通知后,赶紧召集符合条件的文物管理单位及村干部,向他们讲解政策内容和要求。简氏大宗祠最终成功申报岁修项目资金补贴。“政府出钱找人修缮,村民刚开始有些将信将疑。”刘江说,“我们通过平台招投标,请的是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施工队伍,质量有保障。”祠堂慢慢恢复面貌,不少村民也会时常过来看看。

  漏雨现象消失、门扇得以修复、墙面污渍不再,简氏大宗祠的风采又回来了。南塘村村民也明显感受到,这一年,愿意在祠堂宴请的村民变多了。不少年轻人选择到祠堂办婚宴,“这里古色古香,很有韵味”。

  怎么修?

  日常保养,避免“小病”成“大病”

  岁修到底怎么修?刘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

  和文物抢救性修缮不同,岁修更多是预防性工作,偏重日常保养。“一处文物的全面修缮,动辄花费上百万元,而岁修的小修小补,单个文物单次不到5万元,还能避免将来的大修大补,这笔账划算!”刘江说。

  岁修也有前提。“目前中山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总体保存状况较好,未发现明显安全隐患。”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物局)文化遗产科科长吴荣超介绍,“这样才能把关注点放到‘小病小痛’上。市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保护难度大,部分保存状况堪忧,没有日常的保养维护,就会陷入‘修缮—再破败—再修缮’的怪圈,那时不仅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而且还会伴随出现文物历史信息丧失、真实性削弱。”

  2023年,南朗街道申请到岁修补助资金130万元,用于文物的除草、白蚁防治、保洁、局部修补、灭火器更换等。“都是小项目,但效果很明显。”刘江说。

  “岁修制度不仅帮助南朗街道的文物‘延年益寿’,还能有效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吴荣超介绍,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南区街道曹边村等传统村落完成了雍陌村圣堂庙、曹边天后宫、曹边武侯庙等文物建筑的保养维修工程。通过活化利用好古建筑、老侨房等特色资源,当地发展起特色民宿、餐饮等业态,寻找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契合点。

  受到启发,刘江开始思索,文物建筑如何活化利用:一些私人产权文物建筑,可以做民宿或者艺术工作室,出租的经费不仅可以贴补日常维护,还能让业主获得一些收益……这样想着,刘江开始有了新的计划。

  《 人民日报 》( 2025年06月19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回到北京

      本报北京6月18日电6月18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出席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后乘专机回到北京。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等陪同人员同机返回。  本...

    时间:06-19
  • 守护数字安全的关键力量,你知道吗?

      在数字经济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当下,每一条支付信息、每一通视频通话、每一份互联网邮件都在无形的网络空间中穿梭。而在这看似自由流动的数据背后,有一道看不见的防线——商用密码,它正以静默而坚定的姿态,为守护国...

    时间:06-19
  • 以色列和伊朗相互发动新一轮空袭

      新华社耶路撒冷/德黑兰6月18日电(记者王卓伦 程帅朋)以色列战机18日晚对伊朗西部发动新一轮空袭。当晚,伊朗宣布对以色列发起“真实承诺-3”行动的第十二轮打击,并向以色列发射“泥石”弹道导弹。...

    时间:06-19
  • 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守护(法治头条)

      一大早,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就热闹起来:卸车、过秤、装车,一辆辆满载各类蔬菜的大车有序驶离,开往各地。园内熙熙攘攘,巡逻的民警看到有需要帮忙的,便赶紧上前搭把手。  寿光是“中国蔬...

    时间:06-19
  • 从一粒种子到一盘好菜的守护(法治头条)

      一大早,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农产品物流园就热闹起来:卸车、过秤、装车,一辆辆满载各类蔬菜的大车有序驶离,开往各地。园内熙熙攘攘,巡逻的民警看到有需要帮忙的,便赶紧上前搭把手。  寿光是“中国蔬...

    时间:06-19
  • 老年人租房,为何这么难?(民生一线·关注老年人消费)

      《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70.1%的老年人拥有产权属于自己或者配偶的住房。一些无自有住房的老人,需要依赖租房解决居住问题。此外,部分老人也会因房...

    时间:06-19
  •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数字化建设(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近期围绕“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

    时间:06-19
  • 以小修防大修,助文物“延年益寿”(文化中国行·感知文化里的中国)

      文物维修人员正在清理南朗街道濠涌村中山纪念亭的污垢。  江才松摄">   文物维修人员正在清理南朗街道濠涌村中山纪念亭的污垢。   江才松摄   “龙舟水”刚过,又来台风天,广...

    时间:06-19
  •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数字化建设(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受中共中央委托,农工党中央近期围绕“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

    时间:06-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