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给废塑料“做体检”:我国科学家破解混合废塑料回收难题

2025-06-26 10:39:1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记者魏梦佳)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但大多数塑料不易分解,导致废弃塑料难处理难回收,长期滞留于自然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环境治理难题。我国科学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给混合废塑料“做体检”,以识别塑料内部关键化学结构,从而为其“定制”催化转化方案,将其变废为宝,转化为多种高附加值化学品,这为塑料污染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路径。这一研究成果25日晚在《自然》杂志发表。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各行业。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往往是五花八门混杂在一起,较难回收处理。除了少量废塑料可通过人工单独分拣、能被较好回收外,大部分混合废塑料需通过复杂分拣过程,费时费力、成本较高。回收产品多为一些低附加值的燃气燃油等,经济效益有限。

  北京大学马丁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用核磁共振技术对混合废塑料中的各种关键化学结构和成分进行识别,根据其不同化学特性,为不同批次的混合废塑料设计“化学反应”方案,再采用有针对性的催化剂,高效制备出了苯甲酸、乳酸、双酚A、丙氨酸等多种重要化工原料,大幅提升了废塑料资源化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

  据悉,通过这种新方法,生活和工业中产生的复杂混合废塑料,如餐盒、包装袋、快递袋、纺织材料等,不需经过复杂且效率低下的分类和分拣过程,全都可混合处理。“过去塑料回收需要‘挑品种’,比如泡沫塑料、纺织品、农用地膜、包装膜等,现在通过新方法可以‘混着来’,不挑品种,还能产出高价值化学品。”马丁说。

  《自然》杂志同期发文评论称“该成果是解决全球年产海量塑料问题的重要进展”。

  马丁表示,塑料结构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碳氢结构,应作为重要资源加以利用,实现其中碳氢资源的高附加值转化。“我们希望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帮助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为国家减碳作出贡献。”

  • 相关阅读
  • 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势如何?国家发展改革委作出回应

      近期,局部地区频繁出现高温天气,能源保供形势备受关注。今年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形势如何?如何应对电力负荷高峰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6月26日进行了回应。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当日举行的...

    时间:06-26
  • 年养殖量超8000吨的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在广州交付

      6月26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的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在广州南沙交付。“苏海1号”是一型集养殖、捕捞和加工高价值鱼种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智能养殖装备,在稳定运营后,该船可实现三文鱼年养殖...

    时间:06-26
  • 国际禁毒日丨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新华社发 李雪 编制 ...

    时间:06-26
  • 贵州榕江洪灾造成6人遇难

      新华社贵阳6月26日电(记者蒋成)6月24日以来,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记者从贵州省榕江县防汛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26日11时,此次洪灾造成县域内6人不幸遇难。  据悉,此次洪灾都柳江、平永河、寨蒿河水位持续快速上涨...

    时间:06-26
  • 国家发改委:7月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中新网6月26日电(记者 李金磊)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前2批共1620亿元资金已按计划分别于1月、4...

    时间:06-26
  • 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戴小河、黄昊宇)国家管网26日宣布,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甘宁段成功投产。至此,西气东输四线全线贯通投产,对于我国提升国际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

    时间:06-26
  • 天山南北·漫行拾光|夏日喀拉峻草原:碧草繁花织就绝美画卷

      夏至过后,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的喀拉峻大草原,以其壮美风光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夏日阳光的轻抚下,翠绿的草浪随风起伏,无尽的绿意连绵至天际。五彩斑斓的野花竞相绽放,宛...

    时间:06-26
  • 王毅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

      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25日在京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  王毅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是中方处理对美事务的根本遵循。希望美方同中方...

    时间:06-26
  • 秀我中国|“外卖诗人”王计兵为“苏超”作诗

      “外卖诗人” 王计兵为“苏超”创作了一首新诗。“真正的希望不在粮仓而是田野……”  记者:黄培锋  素材来源:苏州广电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时间:06-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