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琉光璃彩耀千年

2025-07-06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夏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明星文物”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前更是人潮涌动。与之相呼应,该馆“琉光璃彩——淄博琉璃艺术展”上,一件琉璃制成的凤冠同样引发关注。历经千年的琉璃艺术,正以新的形式折射出万般光彩。

  受传统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影响,在中国,琉璃首先作为玉的替代品而被认识和接受,又因其制作不易、脆弱易碎,愈显珍贵。唐代白居易有诗言:“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琉璃既承载着人们对澄澈通透的精神追求,也饱含哲思——极致的美好往往伴随着与生俱来的脆弱,短暂的精彩亦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早期琉璃多无大件,珠、簪、环等为其主要形态。南北朝以后,随着吹制技术传入,琉璃的形态更加丰富。至清代,宫廷琉璃器造型典雅、纹饰繁复,有刻花、画珐琅、洒金等品种,成为古代琉璃艺术的一座高峰。淄博琉璃承其余绪,以民间吉祥文化为根基,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琉璃器。

  如今,越来越多的琉璃艺术创作者在制作技艺、审美观念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开创艺术新风。有创作者将琉璃烧制和内画两种技法融为一体,创造出“炫彩内画”。留白处的勾画,与琉璃的本色、奇妙的光学反应共同构成新的美学意境。

  古代琉璃多见黄、赤、蓝、白、青等颜色,今天的琉璃色彩更加斑斓。琉璃艺术创作者尝试进行多种色彩实验,将当代审美追求与中华美学精神相结合。韩美林先生参与设计的《琉璃墨彩》,便利用琉璃的流动特性重构水墨线条,既保留传统美学意境,又以流光溢彩赋予水墨新的生命力。

  可塑性是琉璃的重要特性,也是创作者思想观念和艺术表现力得以“外化”的依托。近年来,借助灯工——一种热成型工艺,许多创作者持续拓宽琉璃艺术的表现力,如展览上引人关注的《蝴蝶灵蛇花冠》等。这些作品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或在与西方玻璃艺术的交流互鉴中更新技法、观念,使琉璃艺术在火的淬炼中历久弥新。

  当下,琉璃艺术依旧在寻找着属于自身的美学表达方式。如何将琉璃的特质发挥得淋漓尽致,如何在通俗与高雅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如何兼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内涵……这些问题需要新一代琉璃艺术创作者认真思考,在对美的求索中用火焰去书写答案。

  (作者为淄博市博物总馆副研究馆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6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甘肃终止洪水防御Ⅲ级应急响应

    新华社兰州7月6日电(记者王朋)记者从甘肃省水利厅了解到,自7月6日11时起,甘肃终止对兰州、武威、白银、定西、甘南、临夏及兰州新区的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终止对天水、陇南、平凉、庆阳的洪水防御Ⅲ...

    时间:07-06
  • 公安部: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园区,全量抓捕涉诈人员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记者6日从公安部获悉,中国、缅甸、泰国近日召开联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第二次部级会议。会上,三国有关部门就深化警务执法合作达成系列共识,将继续联手严厉打击妙瓦底等地电信...

    时间:07-06
  • 国台办发言人就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6日答记者问表示,民航局7月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胞...

    时间:07-06
  • 国台办发言人就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6日答记者问表示,民航局7月6日宣布,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航线。这一举措,是为缓解有关地区航班增长压力,保证飞行安全,减少航班延误,保障旅客权益,对两岸同胞...

    时间:07-06
  • 琉光璃彩耀千年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结合传统琉璃工艺与现代艺术创作的《邂逅鸢尾》,作者刘媛。  赵 冉供图   夏日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游人如织,...

    时间:07-06
  • 漫画万象 笔写丹心

      图为《英韬自画像》。">  图为《英韬自画像》。   “纪念英韬先生百年诞辰——英韬漫画展”近期在人民日报社展出。老观众来观展有一种久违了的感觉。看多了谐趣、搞笑漫画的年轻人,则对...

    时间:07-06
  • 持艺舟双楫 求学艺相成(谈艺录)

      图为“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现场。  湖北美术馆供图">  图为“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现场。  湖北美术馆供图   我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学术研究,同时也从事书法创作,切身...

    时间:07-06
  • 工致之美的时代之思(艺坛走笔)

      中国工笔画作为东方绘画体系中的瑰宝,历经唐宋发展高峰,以“层染复罩”的技法体系与“立象尽意”的美学内核,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趣味。及至当代,工笔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呈...

    时间:07-06
  • 抗战史诗的艺术凝结与历史回响(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八十五载岁月奔流,一幅未完成的油画草稿却在时间的淘洗中愈发闪耀出史诗般的光辉。唐一禾先生创作于1940年的《七七的号角》(见图),有美术史家将其誉为“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一评价...

    时间:07-06
  • 让爱国强军种子生根发芽(国防视线)

      “穿上军装的我们,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来自东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的军中伉俪——刘志赢、覃若琳夫妇的坚定誓言,让学生肃然起敬。盛夏时节,夫妻俩刚执行完任务靠上码头,就马不停蹄地赶到...

    时间:07-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