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戴安澜:永远振翅的“海鸥”(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2025-07-07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戴安澜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

戴安澜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海鸥振翅,展鸿鹄之志;一座江城,愿听天下风雨声……”长江之畔,记者在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中学的校园里听到这样一首校歌。歌声唱给“江城”走出的抗战名将——戴安澜。

戴安澜自号“海鸥”,芜湖无为人,毕业于黄埔军校,曾参加北伐战争。抗战期间,他在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中屡建战功。

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与数倍于己的日军在同古展开血战。他带头立下遗嘱:只要还有一兵一卒,亦需坚守到底。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全师各级指挥官纷纷效仿,誓与同古共存亡。

历时12天的同古保卫战,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就在不久之后,部队遭遇敌人袭击,戴安澜身负重伤,在距祖国只有100多公里的茅邦村,38岁的“海鸥”艰难地向祖国的方向凝望片刻后,永远闭上了双眼,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反攻!反攻!祖国万岁!”

戴安澜将军追悼仪式在广西全州举行,毛主席亲笔题赠挽词。抗战胜利后,戴安澜的灵柩迁葬回芜湖。“随戴将军一起‘回来’的,还有安澜工业职业学校,也就是我们学校的前身。”芜湖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毛红说,学校还有个名字叫“安澜中学”。

走进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村,一座青砖黑瓦的民居映入眼帘,这里是戴安澜故居,如今陈列着他的生平事迹、照片和部分勋章等。

“1904年,戴安澜在这里出生,后来不断学习、成长,走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洪巷镇干部戴茂标是戴安澜将军的后人,他告诉记者,戴安澜因身体瘦弱落选军校,而后刻苦锻炼,终于成为黄埔3期的学员。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改名为“戴安澜”,自号“海鸥”。“以名言志,安邦定国,搏击风浪。”戴茂标说。

戴安澜故居不远处,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枫树,相传戴安澜从树下经过,走向革命,如今成了游客们的一处怀想地。

村民告诉记者,戴安澜不仅是教科书上的英雄,更是亲切的家乡人:他爱唱戏,擅长旦角;他重视教育,亲戚在家乡创办仁泉小学,他带头捐钱;他有情怀,为儿女起名“覆东”“靖东”“澄东”“藩篱”,寓意安定东方、保家卫国;他倡导新式婚姻,与夫人无比恩爱,却在家书中写下绝笔:“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如今仁泉小学依旧书声琅琅,老枫树被画进校徽,一只只海鸥绣在学生们胸前,“安澜”的名字挂在了书屋上。“海鸥是将军,也是我们。”一名学生说。

芜湖市区风景优美的赭山上,安葬着戴安澜的遗骨,常有祭扫的市民献上鲜花,表达对英烈的敬仰和追思。

在“江城”很多地方都能找到海鸥和安澜的“踪迹”。名为安澜的路上车流如织,名为安澜的桥见证长江奔流。海鸥贴在芜湖二中的浮雕墙上,也悬挂在校史馆的屋顶。毛红告诉记者,学校建设体现戴安澜事迹的校史馆,把戴安澜的精神融入校训,学生成立各类社团,将他的故事改编为话剧,用青春的方式继承英烈遗志。

“我们要学习海鸥将军不畏困难、勇于向前、心怀大我的精神。”芜湖市第二中学初二学生曹沐霖说。

在她以及很多芜湖人看来,枫树下飞出的那只“海鸥”,早已化作万千形态“回家”:一座桥、一条路、一所学校、一群水鸟……这便是英雄最恒久的生命。

(据新华社合肥7月4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7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

    时间:07-07
  • 民政部发文健全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记者7月7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近日印发《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旨在健全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规范养老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响应程序,提高民政部门和养老机构应对处置养老...

    时间:07-07
  • “小支点”撬动兴农“大文章” 九部门发文推进实施家政兴农行动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李栋)家政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产业,覆盖面广、服务种类多、发展空间大,事关百姓福祉。近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

    时间:07-07
  • “国家危难时尽力做贡献,是每一名中国人的责任”(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

      南侨机工与所驾驶的汽车合影。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供图"> 南侨机工与所驾驶的汽车合影。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供图   南侨机工在滇缅公路上驾...

    时间:07-07
  • 让优良文风在全媒体时代焕发新生机

    7月3日,中国记协新闻道德委员会“全媒体时代改进作风文风”专题评议会在人民日报社举行。会议聚焦全媒体时代新闻战线作风文风建设,交流经验做法,凝聚行业共识,推动新闻工作者以优良文风增强“四力...

    时间:07-07
  • 重温历史记忆 读懂家国情怀

      白雪娇。  福建省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白雪娇。 福建省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供图   王雨亭。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提供"> 王雨亭。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提...

    时间:07-07
  •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记者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获悉,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将于7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目前,共有...

    时间:07-07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共有报告、讲话、演讲、指示、批示等79篇。...

    时间:07-07
  • 日本应吸取侵略战争教训(国际论坛·以史为鉴 共护和平)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耗费了大量兵力和军费,这是日本战败的决定性原因。今年是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希望看到日本政府在吸取侵略战争教训、促进日中友好方面展现担当      今年是中国人民...

    时间:07-07
  • 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中拉力量”

      来自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巴西北部亚马孙地区丰富的清洁水电资源输送到东南部人口稠密区,助力巴西实现再工业化。图为巴西美丽山一期特高压输电项目。  国家电网巴西控股公司供图">  ...

    时间:07-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