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2025-07-10 08:4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7月8日,历经9个多月闭馆改造升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社会公众恢复开放。《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吸引了很多观众。

  一段不容忘却的历史,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以物证史,展现伟大抗战精神——

  1936年8月11日伪满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第一位报道卢沟桥事变的中国记者方大曾发表的《卢沟桥战记》……多件文物、档案首次亮相,让展馆志愿者郭秀芝感到很震撼:“空间大了,展品多了,‘一二·九’运动的雕塑、血战台儿庄的油画都是新扩充的……”

  展馆升级后,展厅面积从6700平方米增至1.22万平方米,展出文物、档案新增1000余件(套)。

  征集文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多措并举:向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等50余家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借展文物;组织多支调研团队,奔赴各地征集文物线索;通过社会捐赠、国际交流、收藏家征购等形式,让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

  “以物证史、以物为镜,我们希望贯通呈现14年抗战历史,让每一位参观者深刻感悟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多维度展现伟大抗战历史和伟大抗战精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说。

  闭馆期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宣教讲师武丹和她的团队比平时更忙了,“像卢沟桥事变中牺牲的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的革命烈士证书等珍贵文物均为首次展出。全程讲解时间从过去的60分钟增至90分钟,我们反复打磨讲解词,期待为观众讲好这段历史。”

  形式多元,让体验更丰富——

  镌刻“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的傅常灯柜家书,通过触屏实现360度展示;地道战板块,点击电子大屏就能直观看到地道结构和运行原理;庆祝胜利裸眼3D展厅里,变幻光影牵动观众情绪……

  在副馆长李志东看来,让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更加立体鲜活、可感可知,是此次布局新展的重要考量。“我们运用OLED交互透明屏、CAVE五面屏和裸眼3D等技术手段和多样化展示方法,突出互动性、参与感。”李志东说。

  白雪皑皑、白桦挺立、青松巍巍,东北抗联展区让观众仿佛置身白山黑水的抗战前线,也勾起前来观展的抗战老兵曹殿林的回忆。不过十来岁,他就参加东北抗联抗击日寇,从赵一曼的家书到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轮椅上的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仿佛回到了那些激情澎湃的岁月。

  “红日照遍了东方……”展馆英烈厅内响起雄壮的《在太行山上》,AI修复的抗日英雄彩色照片渐次呈现,一个个伟岸的身影从历史深处走来。怀着崇敬的心情,观众们伸出手掌触摸屏幕,或白或黄的菊花便在屏幕上铺展。“光阴倏忽而过,浸润血与火的岁月渐渐走远。唯有铭记历史,才能不负英烈,才能开创未来。”一位来自河北沧州的观众动情地说。

  鉴往知来,传递珍爱和平的心声——

  纪念馆前的两组台阶寓意深长:分别为8级和14级,象征着8年全民族抗战的艰苦卓绝和14年抗战的漫长年轮。

  96岁的王庆魁从轮椅上起身,拾级而上,胸前佩戴的一枚枚奖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8岁在河北邢台参加抗日儿童团,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战争,后转业到中国科学院工作,鲐背之年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虽然抗日战争期间年龄尚小,但我永远也忘不了1945年日本投降那一天。我们终于赶走了侵略者!我们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言未尽,老人已湿了眼眶,“战争是残酷的,只有和平才能发展,才能有普通人的幸福生活!只有记住战争的教训,才能守护和平。”

  “5,4,3,2,1”,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吴艾宸通过互动相机装置,与在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中国难民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定格下一张跨越时空的合影。

  “展览比书本更生动,不仅让我身临其境感受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也让我对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吴艾宸说。

  “展览本身就是人类命运与共的一个注解。”武丹介绍,此次展出的反映“九一八”事变的写真集,就是日本友人小泽龙一通过中国驻日本外交官捐赠的;再比如东京审判的旁听券、记者通行证等,也是国际友人捐赠的。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卢沟桥畔、宛平城内,昔日的战火虽已远去,珍爱和平的心声始终如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法治之力提升生态颜值(法治头条)

    “2024年,人民法院依法公正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1.9万件;判令责任主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共计96亿元,同比增长87.5%……”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环境资源审判(2024)》,交出环境资源...

    时间:07-10
  • 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文化客厅”(议政)

      舞蹈爱好者们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参加专业体验课。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场馆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地标。  陈禹州摄(新华社发)"> 舞蹈爱好者们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参加专业体...

    时间:07-10
  •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吴月)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公布第三批2926所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试点周期为两年,自2025年6月起至2027年6月止...

    时间:07-10
  •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以工代赈中央投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刘志强)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新增下达1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开展以工代赈加力扩围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增收行动,支持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1975个项目,预计发放劳务...

    时间:07-10
  • 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专题深思)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刊发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中指出:“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

    时间:07-10
  •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引领推进新时代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近日,习近平主席向参加未来5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倡议访华的美国马里兰州蒙哥马利郡青少年匹克球文化交流访华团师生回复口信,祝贺他们访华取得成功,寄语他们“做两国友好的新一代使...

    时间:07-10
  • 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上线

    本报北京7月9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日前正式上线运行。该系统聚焦激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吹哨人”机制,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

    时间:07-10
  • “实业兴国,实干兴邦”(人民论坛)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史上,两个场景令人感慨万千。  研制第一辆国产轿车时,无资料、无经验、无设备,工程师只好从进口废钢中寻找汽车相关零件进行测绘,整个车身制造和各种钣金件加工几乎完全靠工...

    时间:07-10
  • 启动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

      新华社西宁7月9日电 7月9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举行2025年“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启动仪式,并举办“文明中国·看青海”典型案例发布会。  该活动旨在深入学...

    时间:07-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