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于两种感受间读懂中国信心(评论员观察)

2025-07-15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

  

  前不久,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辗转于各会场,笔者捕捉到嘉宾发言背后交织的两种感受。

  一种是忧虑与不安。

  “全球投资环境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世界的不确定性是一个风险”……逆全球化涌动,不少人感到焦虑。

  单边主义筑起高墙,地缘冲突撕裂共识,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已知的未知”,更是“未知的未知”。正如一名跨国企业高管所言,“国际贸易需要明确的规则,而不是每天一睁眼,都不知道又会遇到怎样的变动”。

  一种是笃定与自信。

  “中国虽在半导体领域受限,但从数据看只是一个绊脚石”“贸易战的压力激发出产业升级的动力”……观察中国发展,与会者信心满满。

  中国穿越周期、稳健前行,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展望创新前景,致力于以人工智能赋能材料化学创新的深度原理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贾皓钧直言“非常乐观”。

  感受背后,是对大势的判断与对未来的预测。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很多嘉宾认为全球发展面临高度不确定性,但中国仍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锚。应对“世界之变”、贡献增长动能,“中国之治”靠的是啥?中国信心源自哪里?

  定力,源于前瞻布局的战略眼光。敏锐察觉“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谋深虑远,提出“双循环”的战略构想。今天,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突破,增强了我国应对冲击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登高望远方能把握主动。如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激发,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86.4%;国内大循环更加通畅,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4.1%;多元市场不断拓展,我国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让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底气,来自勃发奔涌的创新动能。在论坛上,深耕科技创新的年轻企业家往往也是更乐观的演讲者。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感慨:“2016年公司成立时,只有我一个人,目前已有约1000名员工,年营收超10亿元。”立于创新潮头,他们更能体会科技浪潮的奔涌、踏浪而行的酣畅。

  土壤肥沃自能枝繁叶茂。中国经济是一片繁茂广阔的创新雨林,人才辈出,产业体系完备。本届论坛上展示的仿生灵巧手、虚拟人智能交互等新产品新技术,正是创新生态结出的硕果。为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更好发挥科技的倍增放大效应,更好推动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促进“质”的提升、“量”的增长,正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乐观,根植于开放合作的务实举措。一花独放,成不了芳华满园。中国之所以被各国嘉宾“看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既坚定不移融入全球发展,也竭尽所能推动解决共同难题和挑战。

  共享机遇才能互利共赢。敞开怀抱促创新,嫦娥六号搭载国际载荷共探“广寒宫”、DeepSeek开源推理引擎路径;携手同行助低碳,中国供应全球80%以上的光伏组件,签署50多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把开放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清单拉长,中国的老朋友越来越铁、新朋友越来越多。众行者行远、共赢者长赢,携手并肩才能壮大抵御逆流的正能量。

  漫步展区,智慧中医诊疗系统前,中外嘉宾排队体验;脑机交互设备旁,各国创业者一同讨论信息编码……一幕幕图景,恰是开放中共享机遇、创新中共谋发展的生动缩影。无论阴晴风雨,中国有信心、有能力穿越险阻,为全球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5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增长16.66%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赵展慧)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分别达1.38万亿元和1.3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

    时间:07-15
  • 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示范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40多年来,国家级经开区坚持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4...

    时间:07-15
  •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

      文化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我们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把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

    时间:07-15
  • “好房子”怎么造(中国道路中国梦)

      房子,是遮风挡雨的住所,是“家”的象征。正所谓“安居乐业”,若砖瓦柱梁能构建起“好房子”,温馨感充盈其间,幸福感自兹而生,这样必能托举理想、激励奋斗。“好房子”什么样、怎么造?是我一直在思...

    时间:07-15
  • “首发”如何变“长发”(现场评论)

      走进上海南京东路的百联ZX创趣场,仿佛穿越“次元壁”,瞬间被拉入全新时空。动漫商店前购物者排长龙,年轻人在不同IP场景前拍照,大屏共创等活动吸引众多观众……  如今的热闹,源自“老字号”商...

    时间:07-15
  • 拓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际论坛)

      澳中长期以来的互动充分证明,只要不让分歧和争议主导双边议程,澳中合作就能持续拓展,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贸易是澳中双边交流中的主要议题之一。数据显示,中国不仅是澳大利亚矿产、能源...

    时间:07-15
  • “中国式现代化这样在我眼前具象化呈现”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好”“中国产学研如何深度融合”“中国式现代化如何造福人民”……不久前,在中国驻南非约翰内斯堡总领馆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总领馆外交官与南非大学生对话...

    时间:07-15
  • 点燃创新引擎,引领高质量发展(和音)

      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劲筋骨”,中国创新动力十足;以开放合作促进人类科技进步,中国担当胸怀宽广    近期,两场会议引发关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的行业领袖和专...

    时间:07-15
  • 耕耘都市菜园,收获开心农场(视线)

      “种了棵生菜,每天要看好几次”“第一次种番茄居然喜获丰收,根本不舍得摘”“煎牛排实现了香草自由”……社交平台上,仅“阳台种菜”这一话题,讨论就超过270万条,浏览量近10亿次。   北京市朝阳...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