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听摸排障,修好3万余台农机(守望)

2025-07-16 05:49:00

来源:人民日报

  周付喜(右一)和周成喜(左一)在改装农机。

  本报记者 范昊天摄

">

  周付喜(右一)和周成喜(左一)在改装农机。
  本报记者 范昊天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院子里,一身工装的周付喜、周成喜兄弟俩正在改装一台高粱播种机。只见周付喜双手抓住六方轴旋拧,穿进播种轮内,周成喜则在一旁打下手,侧着头仔细听机器是否有异响。

  “之前用的是油菜的播种轮,下种孔比较小,现在我们给它换成高粱的。我们改造过的播种机已经先后到四川、湖南等地播种了高粱。”兄弟俩神情专注,胸前“盲人修车”四个字十分醒目。

  在古驿镇上,提到农机维修,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对盲人兄弟。多年来,他们在黑暗中练就了一身听摸排障、改造农机的本领,累计帮助乡亲们修好了3万余台农机。

  1

  用手摸、用耳朵听,“反复研究,一定会有办法”

  今年57岁的周付喜、周成喜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父亲曾经是当地有名的拖拉机手。小时候,兄弟俩时常跟着父亲走村串户,帮乡亲们修理农机,逐渐掌握了一手熟练的农机操作和维修技能。

  本以为能成为一名拖拉机手,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断了周付喜的念想。1992年5月,他正开着拖拉机拉砖,突然感到视线模糊,渐渐看不清前面的路了。他赶紧把拖拉机停在路边,来到医院,诊断结果为视网膜脱落,后来经过多次治疗也没有好转。

  “我才24岁,未来的日子该怎么办?”眼前一片漆黑的周付喜陷入深深的沮丧。再也不能开车,还能做什么呢?在亲朋好友的鼓励下,他开始凭着以往的修理经验,尝试给别人修车。

  看不见熟悉的零件,周付喜用手摸、用耳朵听,在脑海中还原机器的外形和结构。“比如单缸拖拉机的油泵,我把上面所有的标志物都摸清楚了,维修时每个挡位和油泵点位能一一对应。”周付喜说。他还反复练习听辨,靠耳朵就能听出机器缺机油、发动机磨损、排气孔堵塞等问题。

  1995年,周付喜在镇上办起“盲人修车”维修部,从手扶拖拉机到大型农用车,他通过听摸来检修,弟弟周成喜则成为哥哥的“眼睛”,帮忙查看、递送工具。

  就在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命运的轨道再次“转弯”。2009年,周成喜发生视网膜脱落,最终也失明了。

  起初,周成喜很焦虑,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眼睛看不见了,但修理农机的手艺还在。反复研究,一定会有办法。”在周付喜鼓励下,周成喜也开始练习在黑暗中修农机。

  兄弟俩技术精湛、价格公道、服务贴心,身边的朋友会主动照顾他们的生意,一传十、十传百,周边乡镇的人也慕名而来。兄弟俩携手修车,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2

  改装设备、办合作社,“农户需要啥,我们就干啥”

  在古驿镇的万亩高粱地里,间距精准的高粱苗从土里探出脑袋,展现出生机与希望。“以前播种用的传统旋播机,播的种子深浅不一,一天只能播80亩地;今年用了周师傅改装的电动旋播一体机,不仅精准度高,而且一天能播160亩。”农户郭红伟说。

  原来,兄弟俩在帮农户修理机器的过程中,发现市场上一些农机功能比较单一。周成喜想,“能否把不同的机器整合在一起呢?”

  他通过设计连接板、加装悬浮轮和弹簧等零部件,在旋耕机的机箱后侧加装上精播机,实现耕地和播种几乎同时进行,还能自动适应当地的丘陵地形开展作业。此后,他还改良出能播种油菜、花生、高粱等作物种子的农机。

  由于看不见,兄弟俩时常拿错工具,手指也多次被擦伤、切伤、烫伤。“有人在时,我们就请人帮忙确认。其他时间,只能自己一遍遍试错。”周成喜说。

  比如使用钻机打孔时,他们需要在机床上来回操作,劳动强度大,对精度要求也高。“最小的螺丝直径仅有几毫米,刚开始总是有偏差。”周成喜一点点摸索,在手柄上制作固定胶绳,以钻机摇柄转动一圈为4毫米的标准进行打孔,一天可以打好几百个孔。

  2016年,兄弟俩开办了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不少周边的农机手和农机队加入进来。合作社除了维修农机,还承接农机具定做、加工、改装、销售以及农机作业服务,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等全链条服务。“农户需要啥,我们就干啥。”周付喜说。

  后来,连河南、贵州等地的农机手和种植大户也会请他们修农机、改设备、提供播种等农机服务,合作社从最初的五六个人发展到100多人,年收入达上百万元。

  3

  带出了30多名徒弟,“教技术,打好基础是第一位的”

  在佳富天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车间内,22岁的宋佳豪正在练习焊接旋耕机的架子。一旁的周付喜专心听他打电焊的声音,时不时指出其中的问题:“这个声音听起来不太对劲,应该是没焊结实。注意焊头要对准焊缝的位置,距离也不能离得太近……”

  宋佳豪是本地人,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的他,今年2月专门来到合作社拜师学艺。“虽然我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但实践机会较少。”宋佳豪说,自己大学毕业后,也曾迷茫过,在兄弟俩的指导下,他逐渐调整心态,认真打磨自己的手艺。

  兄弟俩是热心肠,经常帮乡亲们免费维修,有的人不相信盲人会修车,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看了看,最后主动把家里的孩子送来当学徒。兄弟俩会先让徒弟尝试自己拆卸和组装农机,等熟悉了不同的机型之后,再指导徒弟如何排查故障和维修。

  发动机“咔嗒”声是连杆铜套开裂,离合器异响意味着杠杆断裂……在兄弟俩的指导下,徒弟们也逐渐学会了通过听声来辨别农机故障。

  今年64岁的董帮林,因为一场车祸导致双腿残疾。跟着周付喜学了大半年,安上假肢后的他已经可以自己开拖拉机,会处理发动机缺油、轴承故障等小毛病,还加入合作社,成为一名农机手。他曾跟着合作社的农机队,为河南南阳农户播种高粱。“残疾人也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犁地、播种、旋耕……我现在啥农活儿都可以接。”董帮林自信地说。

  “无论是修农机还是学习修农机,都需要耐心和毅力。教技术,打好基础是第一位的。”周付喜笑着说。

  多年来,兄弟俩带出了30多名徒弟,其中有两人已经独立开店。周成喜的大儿子周万虎也快速成长,担任合作社理事长,负责对外联络和拓展业务,指挥调度合作社里的20多名农机手,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农机服务作业。

  如今,合作社自有收割机28台、拖拉机65台、其他配套农机具136台,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等全方位服务,服务区域覆盖周边40多个乡镇。去年3月,兄弟俩还和当地另外几家合作社合伙投资建设了一个粮食烘干厂。

  记者问起未来的打算,周付喜憨厚地笑了起来:“只要还能干,我们就要一直干下去。今年我还想再带十来个残疾人学维修,让他们都有事做,能自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6日 06 版)

相关报道:

追逐黑暗里的那一束光(编辑手记)

  • 相关阅读
  • 中欧班列,回程装了啥(产经观察)

      一列由白俄罗斯发出的中欧班列,搭载锯材等物品,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入境。  于 浩摄">   一列由白俄罗斯发出的中欧班列,搭载锯材等物品,从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入境。   于 ...

    时间:07-16
  • 跑出共赢加速度(观象台)

      中欧班列不仅沟通中国制造与全球市场,也连接世界制造与中国市场,中国与世界同频共振、共同发展    前不久,中欧班列开行再传好消息:截至6月10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含回程),发送货值超4...

    时间:07-16
  • 山东临沂联合调查组认定处罚不当

      本报济南7月15日电 (记者肖家鑫、王者)7月15日,山东省临沂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该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存在处罚证据不足、执法程序不当等问题,正在对此事件提级继续调查。...

    时间:07-16
  • 太空“快递”准时达  星河探索再蓄能(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

      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飞向太空。  蒙钟德摄(人民视觉)">  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飞向太空。  蒙钟德摄(人民视觉)   核...

    时间:07-16
  • 罚单可撤,执法边界不可模糊(快评)

      未经详细调查,仅凭当事人发布的视频照片,便作出处罚告知;当事人提出听证申请后未按规定组织听证,书面文书也未如期送达,执法程序存在问题。  监管的本质是护航发展,助力企业健康经营。要纠正“管...

    时间:07-16
  • 无关工作的线上打卡,岂能转发给社区干部?(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曹  一绘">   曹  一绘   “叮咚——”一声消息提示铃声响起,张明艳拿起手机一看,是社区的网格员小郝在发巡查的情况。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当前正值雨季,作为文峰镇交通社区党...

    时间:07-16
  • 别把工作群用成“摊派群”(编辑点评)

      数字时代,一部手机、一个平台、一个工作群都可为基层治理赋能,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提效率、群众少跑腿”。  群里派活很方便,但不是什么活儿都可以派给基层。在实际工作中,某些地方把与基层...

    时间:07-16
  • 部署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刘温馨)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为切实整顿影响公共安全的成品油市场乱象,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  近年来,个别...

    时间:07-16
  • 追逐黑暗里的那一束光(编辑手记)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当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他就很难参与农机维修等工作,但湖北襄阳盲人兄弟周付喜、周成喜用自身的经历证明:只要坚定地追逐黑暗里的那一束光,就能书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坚定地追逐...

    时间:07-16
  • 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部署开展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邱超奕)近日,国务院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从2025年到2027年底,围绕增加制造业、服务业...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