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25 06:11: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刘志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4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修正草案共10条,主要涉及3方面内容。

  完善政府定价相关内容。结合政府价格管理方式变化,明确政府指导价不局限于基准价及其浮动幅度的形式。结合政府定价从定水平向定机制转变的实际,明确定价机关可通过制定定价机制,确定政府定价的水平。根据近年工作实践,明确成本监审作为政府制定价格的重要程序,进一步加强价格成本监管。新增公开征求社会意见、问卷调查等听取意见方式。

  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完善低价倾销的认定标准,规范市场价格秩序,治理“内卷式”竞争。完善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歧视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公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等不得利用影响力、行业优势地位等,强制或捆绑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并收取价款。强化对经营场所经营者价格行为的规范。

  健全价格违法行为法律责任。调整对经营者不正当价格行为的处罚规定,提高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处罚标准。明确经营者拒绝或者虚假提供成本监审、调查等资料的法律责任。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7月24日至8月23日。公众可登录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首页“互动交流”板块,进入“意见征求”专栏,或者登录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首页“互动”板块,进入“征集调查”专栏,提出意见建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5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对残疾人为何要格外关心关注(民生一线)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时间:07-25
  • 正式启用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如何申领?(服务窗)

      当我们在网上进行网购、账号注册等需要实名认证的行为时,个人信息一旦遭遇窃取与盗用,不仅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身份被冒用等一系列风险。  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

    时间:07-25
  • 白墙黛瓦间 降温有巧思(传统建筑的生态智慧·炎夏这样避暑)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 龙摄">  卢村民居的屏风墙。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天井和二楼窗户。  方 龙摄  卢村思成堂的水...

    时间:07-25
  • 水利部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王浩)未来一周,我国局地强降雨洪水多点多发,第7号台风“范斯高”可能登陆,局部地区旱情继续发展,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冰碛湖溃泄风险增大,水旱灾害防御形势复杂严峻。  7...

    时间:07-25
  • 化解纠纷岂能“定量”摊派?(干部状态新观察·为基层减负赋能)

      曹  一绘">  曹  一绘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高温多日,但该县朝阳街道麻柳桥社区党委副书记王伟中的干劲没受影响。在社区干部的调解下,常年物业纠纷不断的祥成家园小区,终于迎来了新物业...

    时间:07-25
  • 莫让“花架子”误了干实事(编辑手记)

      干事创业贵在实。基层干部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力求见实效,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却让他们事倍功半——本可以全身心巡逻走访、化解纠纷,却不得不抽出时间精力在APP里打卡、上报;本应该在农田里...

    时间:07-25
  • 对残疾人为何要格外关心关注(民生一线)

      “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保障水平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残疾人事业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在7月22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

    时间:07-25
  • 与时俱进推进价格法修订 不断提升价格治理水平

      修订价格法在2023年被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起草的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修正草案既保留了...

    时间:07-25
  • 在海外市场,如何建造技术护城河(经济聚焦·知识产权“出海”)

      我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经历不少曲折和困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打法。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如何克服“水土不服”,建造技术护城河,将知识产权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涉外知识产...

    时间:07-25
  • 金融监管总局提示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本报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屈信明)近期,有不法分子以“只需贡献自己征信”“不用本人偿还债务”“短时间轻松获得高额酬劳”等话术为诱饵,诱导消费者落入“职业背债”骗局。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

    时间:07-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