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科技为钥,解密文明瑰宝(编辑手记)

2025-08-14 05:41:00

来源:人民日报

  在约1500米的深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机械手小心翼翼地提取沉睡了数百年的文物——这一幕,是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的生动缩影,也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有力证明。

  水下考古是陆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通常面临水下环境复杂多变、水下工作时间有限、文物提取更易受腐蚀等多重挑战,因而对考古技术要求更高。1987年起步,我国水下考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如今更是挺进千米深海。海洋探测技术的日益发展、跨学科考古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大海“捞珍”提供了坚实保障。

  应用首创的整体打捞技术,精确到毫米级的数据,唤醒沉睡近千年的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依靠分子水平的生物基因研究技术,通过出水瓷瓶中的稻壳验证古船“年龄”;借助载人潜水器等“深海利器”,对深海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探索……科技为钥,不仅拓展了考古的深度与精度,也开辟了探究人类历史与文明的新维度。

  不管在陆地还是水下,我国依然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遗存等待被解密。期待更多科技创新与考古研究的跨界“牵手”,帮助人们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4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台风“杨柳”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据福建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8月14日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90...

    时间:08-14
  • 水下考古,从浅海迈向深海(科技自立自强)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品。  资料图片">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品。  资料图片  “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资...

    时间:08-14
  • 酸嘢何以征服南北味蕾?(神州看点·一方水土一方味)

      傍晚6点,夜市人声渐沸。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禾塘路的一个集市,两家酸嘢摊格外显眼,三轮车被透明罐子围成“展台”,游客、老街坊接踵而来;和安商港夜间集市,游客捧着酸嘢,拍照打卡……  近年来,不少...

    时间:08-14
  • 我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3倍

      据新华社天津8月13日电 (记者张建新、栗雅婷)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

    时间:08-14
  • 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制图:汪哲平">  制图:汪哲平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

    时间:08-14
  • 从智能眼镜看科技消费潜力

      前不久,浙江杭州一名在读大学生尹子昂入手了一款融合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技术的眼镜。这款眼镜可以进行语音交互,提供屏幕提示词和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方便又快捷。  这是杭州灵伴科技有限...

    时间:08-14
  • 产业链协同创新带来新体验(链接)

      当前,我国AI眼镜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AI眼镜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从最初的视觉辅助逐步拓展至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数字文旅...

    时间:08-14
  • 黑土地上绽放巾帼风采

      黑土地上,天高云淡,水稻青绿,一片片壮美的稻田铺陈开来。这里不仅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  去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突破1600亿斤,同比增长42.7亿斤,总产量、净增量均居...

    时间:08-14
  • 财政部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曲哲涵)记者13日从财政部了解到:财政部近日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