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酸嘢何以征服南北味蕾?(神州看点·一方水土一方味)

2025-08-14 05:40:00

来源:人民日报

  傍晚6点,夜市人声渐沸。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禾塘路的一个集市,两家酸嘢摊格外显眼,三轮车被透明罐子围成“展台”,游客、老街坊接踵而来;和安商港夜间集市,游客捧着酸嘢,拍照打卡……

  近年来,不少美食博主在社交媒体分享酸嘢制作过程,广西酸嘢在网络上走红。

  多种风味叠加,“酸、鲜、脆”是酸嘢的精华

  何为酸嘢?

  “嘢”在广西的方言里指“东西”,酸嘢即酸味的东西。

  广西人常说“万物皆可酸”。禾塘路的一家酸嘢摊上,足足有46个透明方罐子,装着各种水果时蔬——芒果、番石榴、猕猴桃、萝卜、包菜、莲藕……或块状或片状,品种多样、色泽鲜亮。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多样的地貌,使得广西水果品种多、产量大、质量优,为酸嘢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先试一块。”酸嘢摊摊主用竹签挑起渍芒果递给记者,只听得唇齿间“嘎吱”作响,酸甜汁水迸溅,味蕾瞬间被激活。

  酸嘢摊常客傅先生道出喜爱的缘由:“酸甜爽辣,生津开胃,在炎热的天气尤其清爽。”

  “酸嘢的精华,在‘酸、鲜、脆’三个字上。”北海市宁春城集市酸嘢摊摊主邱文龙一边削着芒果皮,一边向记者道出多年心得,除了番石榴无需提前腌渍外,其他食材都要经过秘制甘草水的浸泡——不仅能快速去除生涩味,还能锁住果蔬的鲜味。顾客购买时,根据个人口味撒上“灵魂蘸料”:甘草盐的咸香、辣椒盐的炽烈、酸梅粉的醇厚、陈皮粉的清新……多种风味层层叠加,既平衡了酸味,又让舌尖“听”到一场咸甜辣的交响乐,余味绵长不绝。

  承载乡愁的爆款,俘获游客的心

  酸嘢是伴随许多北海人长大的一道小吃。80后北海本地人冯敏回忆,小时候家里没这么多水果吃,村里的杨桃树果子酸得让人皱眉,可孩子们自有办法——摘下来,蘸点盐,酸涩便减轻许多,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这也许就是北海人初级版的酸嘢。

  “到外地上大学后,特别怀念家乡的酸嘢,每次放假回家,都会买来吃。”冯敏说,那时的酸嘢种类不多,可就是那股味道,让她想得厉害。

  酸嘢不仅拴住了北海本地人的胃,还俘获了各地游客的心。

  上世纪80年代初,30岁出头的麦绣开始推着小车卖酸嘢。当时,她的摊位上只有最简单的两样原料:菠萝和芒果。“那时候的渔民可爱吃这个了。”麦绣说,“他们说在海上吃多了鱼虾,回来就想换换口味。”

  2018年,她发现酸嘢深受年轻人欢迎,决定在禾塘路的集市支个酸嘢摊。“北海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她用真空袋打包好酸嘢,附上辣椒盐、陈皮粉等调味料,酸嘢随着飞机、高铁列车去往各地。

  4年前,儿子接手了麦绣的酸嘢摊,一个小摊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成为一家人的生活支撑。据统计,广西现有酸嘢生产企业28家,登记在册的酸嘢店(含餐饮环节)超过1.1万家。

  小小酸嘢,让八桂风味走得更远

  柳州的坛子酸、玉林博白的红糖酸、百色靖西的米醋酸、来宾武宣的红糟酸……随着外来人口增多,北海出现了广西其他地区的酸嘢口味,本地人也正进行风味融合。如今,北海大街小巷的酸嘢摊上,各式各样的新口味层出不穷。

  邱文龙最近推出了红糖酸嘢的新做法,受到顾客欢迎,“有很多回头客”。这一做法和博白红糖酸嘢有异曲同工之妙。把切好的水果浇上秘制红糖浆,加入辣椒粉、香菜等辅料,摇晃、搅拌均匀,让汤汁挂满、渗入水果,令人垂涎欲滴。

  近年来,广西积极打造酸嘢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商标,统一品牌标识;重点酸嘢生产企业开展品牌设计、品牌管理运营、宣传推广等工作,推动广西酸嘢品牌化发展。同时,当地制定酸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推动酸嘢标准化生产。

  酸嘢这份八桂风味,正在走得更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14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台风“杨柳”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据福建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8月14日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90...

    时间:08-14
  • 台风“杨柳”在福建漳浦沿海登陆

      新华社福州8月14日电 据福建省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1号台风“杨柳”的中心已于8月14日0时30分前后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强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990...

    时间:08-14
  • 水下考古,从浅海迈向深海(科技自立自强)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品。  资料图片">  “深蓝宝藏——南海西北陆坡一二号沉船考古成果特展”展品。  资料图片  “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布放(资...

    时间:08-14
  • 科技为钥,解密文明瑰宝(编辑手记)

      在约1500米的深海,“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机械手小心翼翼地提取沉睡了数百年的文物——这一幕,是科技创新赋能水下考古的生动缩影,也是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有力证明。  水下...

    时间:08-14
  • 酸嘢何以征服南北味蕾?(神州看点·一方水土一方味)

      傍晚6点,夜市人声渐沸。  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禾塘路的一个集市,两家酸嘢摊格外显眼,三轮车被透明罐子围成“展台”,游客、老街坊接踵而来;和安商港夜间集市,游客捧着酸嘢,拍照打卡……  近年来,不少...

    时间:08-14
  • 我科学家将锂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提高2—3倍

      据新华社天津8月13日电 (记者张建新、栗雅婷)近日,我国科研人员突破现有传统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应用性能上的瓶颈,研制出了能量密度超过600瓦时/公斤的软包电芯和480瓦时/公斤的模组电池,其...

    时间:08-14
  • 前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

      制图:汪哲平">  制图:汪哲平  本报北京8月13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7万亿元,截至7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272.48万亿元,同比增长6...

    时间:08-14
  • 从智能眼镜看科技消费潜力

      前不久,浙江杭州一名在读大学生尹子昂入手了一款融合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技术的眼镜。这款眼镜可以进行语音交互,提供屏幕提示词和实时翻译等多种功能,方便又快捷。  这是杭州灵伴科技有限...

    时间:08-14
  • 产业链协同创新带来新体验(链接)

      当前,我国AI眼镜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AI眼镜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从最初的视觉辅助逐步拓展至医疗健康、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数字文旅...

    时间:08-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