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学生兼职莫信“轻松高薪”!教育部发布系列校园诈骗案例

2025-08-26 15:30:23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垫付购物返高额兼职佣金、国家助学贷款办理要求转账……这些都是诈骗。近日,高校陆续迎新开学,教育部发布系列诈骗案例,提醒大学生注意校园反诈安全。

  一些机构声称大学生在校就能轻松兼职,日结工资且无需押金,先给小额奖励获取信任,再要求垫付资金,最后以各种理由要求继续转账。教育部表示,这是典型的实习兼职诈骗,利用学生想赚钱又想轻松的心理,一步步诱导其落入陷阱。所谓的“系统故障”“激活订单”等说法,都是为了让受害者继续转账,根本没有返还的可能。

  教育部提醒,大学生找兼职要擦亮眼睛,别被“轻松高薪、日结无押金”的说法冲昏头脑。正规兼职不会要求先垫付资金,更不会用“高额佣金”引诱人不断掏钱。遇到要求垫付、转账的情况,要坚决拒绝并告诉家长,通过学校或正规招聘平台找兼职才更靠谱。

  最近,正值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高峰期,有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群、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由实施诈骗。教育部提示,请学生务必提高警惕,不要轻易通过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转账。学生在办理过程中有疑问,可联系当地县级或就读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如遇财物损失要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此外,还有以免费领皮肤等游戏福利诱惑学生填写短信验证码、声称“小额捐款就能领取签名照和周边”等诈骗圈套。教育部提示,学生面对各种福利诱惑要保持清醒,凡是声称“赠送或免费领取”并要求填写信息、短信验证码的,都是骗子的花招。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与财产安全。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何蕊

  • 相关阅读
  • 特朗普希望今年年内或尽快访问中国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希望今年年内或尽快访问中国,中国对此持开放态度吗?  郭嘉昆: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

    时间:08-26
  • 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中新网8月26日电 据“河北省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消息,气象预报显示,26日夜间到27日夜间,河北省自西向东出现降雨天气,过程累计雨量:石家庄、沧州及以北地区和渤海海域40-80毫米,局地120-180毫米,个别地点可达200毫米以...

    时间:08-26
  • 深圳45年跨越式发展奏响蝶变“交响乐”

      羊城晚报记者 林园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彼时的深圳,是珠江口东岸一个人口33.29万、GDP仅2.7亿元的边陲小镇,街道狭窄、工业空白,与隔海相望的香港有着天壤之别。  45年后的今天,深圳已崛起为管...

    时间:08-26
  • 中国驻美大使:希望腹地先行,为中美地方交往鼓劲加油

      中新社纽约8月26日电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25日在2025年中美地方合作对话会上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时表示,希望腹地先行,为中美地方交往鼓劲加油。  谢锋说,美国腹地地大物博、产业完备、人民友好,长期走在中美地方交流合...

    时间:08-26
  •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丨上合画卷上的“丝路印记”

    走进甘肃简牍博物馆,一枚枚汉简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讲述着古丝绸之路带来地区大发展大繁荣的故事,也激励着今人在互通有无、互学互鉴中携手书写新的历史。...

    时间:08-26
  • 教室当车间 作品成产品(民生一线)

      核心阅读  辽宁聚焦产教融合、工匠培育、国际合作,探索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实训车间、校企合作“订单班”等措施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帮助更多青年学子实现技能成...

    时间:08-26
  • 加强长江流域执法司法工作协同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记者魏哲哲)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门近期对外发布《关于加强执法司法工作协同 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吸收各...

    时间:08-26
  • 有个林区科技小院(美丽中国·科技小院探生态)

      鹤北林业局的茫茫林海。  刘长见摄">  鹤北林业局的茫茫林海。  刘长见摄  白林金(中)为林区职工讲解技术要点。  刘长见摄">  白林金(中)为林区职工讲解技术要点。  刘长见摄   ...

    时间:08-26
  • “有人民群众支持,我们就能夺取最后的胜利”(时空对话)

      图为李林昌近照。  本报记者 邵玉姿摄">  图为李林昌近照。  本报记者 邵玉姿摄  清晨6点多,年过百岁的李林昌吃过早饭,简单休息片刻,就开始读书看报。一旁的茶几上,常年放着一只放大镜,...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