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身降了6.4米,符合铁路安全防护标准!”随着测量仪数值定格,矗立在胶济客运专线某区段的通信铁塔,终于完成了“变身塑形”。近日,这场由铁路检察机关牵头、行政机关推动、企业落实整改的公益守护行动,让曾经“冒头”的铁塔回归安全线。
2024年冬天,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胶济客运专线某区段通信铁塔高度超高,倒杆距离不符合规定。该院经调查认为,“超高”铁塔一旦发生倒伏等事故,将严重危及铁路运营安全,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铁路大动脉畅通。很快,一份翔实的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送到了当地行政机关,明确指出隐患所在,要求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立即整改,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收到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第一时间启动排查程序,发现该铁塔属于某铁塔公司。“既要整改到位,又不能影响周边群众通信,这是个精细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坦言,他们一边协调铁路公司、交通部门申请“天窗”期,一边与铁塔公司反复沟通,制定整改方案,最终确定了“切割塔身、加固基础、优化信号覆盖”三步走的方案。
整改期间,检察官多次到现场查看进度,看到施工人员在专业设备辅助下,一点点切割多余的塔身,像给“巨人”修剪过高的“头顶”。铁塔公司负责人也算了笔“明白账”:“起初觉得整改费钱费力,但想到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列车和居民安全,这笔投入值!”经过整改,今年7月13日,铁塔成功“变身”,塔身降了6.4米。针对塔身降低后,周边通信信号变弱问题,铁塔公司通过调整基站参数补强信号。
“请介绍一下铁塔整改后的维护机制?”“如何确保今后新建通信设施不再出现类似问题?”验收现场,3名人民监督员一边查看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片,一边观察铁塔与铁路接触网的距离,并接连抛出问题。得知行政机关已借此机会联合铁路公司对辖区内铁路沿线40余处通信铁塔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在陆续推进时,人民监督员们纷纷给予肯定。“检察机关通过个案办理推进行业整治,为山东交通强省建设筑牢了安全防线。”山东省人民监督员尤海燕在验收意见表上写下评语。
夕阳下,“变身”后的铁塔静静矗立在铁轨旁。这场由青岛铁路运输检察院发起的公益守护行动,恰似铁轨上的一颗道钉,个头虽小,却牢牢钉住了安全与民生的平衡点,让每一趟驶过的列车都更添了一份安心。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