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时,如何准确把握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
“关键在于审查条款是否显著异常、金融机构是否尽到提示说明义务。比如在敏某某案中,我们正是通过对比合同文本和当事人认知能力,最终认定部分条款无效。”
近日,甘肃省检察院的汇报厅内气氛热烈,一场民事检察条线高质效办案传学讲学活动在这里举办。来自甘肃省三级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业务骨干齐聚一堂,结合典型案例分享交流实务难题、办案思路及办案经验。
据了解,此次传学讲学活动围绕“全面推动民事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和履职能力提升”展开,紧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聚焦民事检察实践中热点、难点与新型问题,由该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资深检察官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民事合同法律效力认定、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审查等专题领域进行深度授课。
主讲人结合实务案例,特别是经检察监督抗诉改判后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典型案例作为示例,从法律适用、证据审查、监督要点、矛盾纠纷化解等多维度剖析办案思路,与全省三级检察院民事检察业务骨干分享破解“格式条款效力认定”“虚假诉讼识别”“涉农贷款担保审查”等实务难题的办案经验,突出民事检察监督精准性和实效性的典型示范意义。
“几个典型案例,把条文用活了,为我们办理同类型案件提供了清晰参照!”一名检察官感叹。
在活动现场,检察官还围绕“如何强化对下指导统一裁判尺度”“数字检察在民事监督中的深化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享经验、碰撞思路。
“此次传学讲学内容贴近办案工作实际,目的就是为大家厘清同类型案件的监督难点提供清晰指引。”甘肃省检察院民事检察部负责人表示,该院将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传学讲学与实战实训活动,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能力,推动民事检察工作从“依法监督”向“高质效监督”加速迈进,以更专业的履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