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螨虫战队”的七年攻坚:职教教师“以虫治虫”助农记

2025-10-21 15:49: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巴彦淖尔10月21日电 题:“螨虫战队”的七年攻坚:职教教师“以虫治虫”助农记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这不是农药,是2000头植绥螨,专吃白粉虱和二斑叶螨。”在内蒙古包头市一处番茄温室里,刘俊清捏起细管轻轻一抖,芝麻粒大的“灰粉”落在番茄叶背。7天后,原本黄板密布、药味呛鼻的温室里,害虫踪迹渐无,新叶舒展生长。

  这看似神奇的“以虫治虫”技术,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刘俊清带着他的“螨虫战队”7年攻关的成果。

图为刘俊清团队测定植绥螨功能反应。 马宏伟供图

  田间难题催生科研初心

  故事始于7年前那片枯黄色的茄子叶。2018年7月,家乡的茄子地像是被烈火炙烤,刘俊清蹲在地头,撕开卷曲的叶片,背面密密麻麻爬满了不足0.5毫米的红色“砂粒”——红蜘蛛。

  “俊清,这红蜘蛛一打药就死,3天后又冒头,几亩茄子要白种了,你教书这么多年,书上有办法吗?”发小赵明焦急地询问。

  红蜘蛛10天就能让一亩茄子减产一半,是农户的心头大患,而生物圈中再厉害的害虫都有天敌。从那天起,刘俊清下定决心要找到红蜘蛛的“天敌”。

  从此,校园到农田的水泥路上,总能看到刘俊清骑车的身影。晨曦微露时,他已蹲在田间,放大镜贴着作物叶背仔细观察,番茄、豆角、枸杞、向日葵,一种种作物排查,一蹲就是两小时。“记不清跑了多少田、采了多少标本,只记得包里的玻璃瓶一路‘咣当’响。”刘俊清回忆道。

图为科研人员在枸杞基地投放植绥螨防治枸杞瘿螨。马宏伟供图

  攻坚克难培育“天敌部队”

  2019年7月,红蜘蛛再次肆虐,刘俊清在一片番茄地里发现了奇迹——几株番茄叶片依旧翠绿,并未被红蜘蛛侵害。他迅速采集叶片带回实验室,在显微镜下,一只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小黑点”正咬住红蜘蛛幼螨。这个卵圆形身体、螯肢像镰刀的小家伙,经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为植绥螨,“一只雌螨一生能消灭500只红蜘蛛”。

  随着喜讯传来,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如何让植绥螨批量繁殖?“植绥螨对温湿度、光照和食物要求极高。”刘俊清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请教,得到的答复是饲料配方成本太高,无法规模化推广,而普通饲养箱要么潮湿导致植绥螨“跳水自杀”,要么通风不良影响存活。

  “没有现成的办法,就自己摸索。”刘俊清把课余时间全泡在实验室,调饲料配方、改饲养箱,手里的量杯换成了钳子电钻。家人心疼他,外界的质疑声也不断传来:“职高老师好好教书就行,搞什么科研?”“小县城实验室还想繁殖植绥螨?”

  面对质疑,刘俊清不做辩解,把疑问写进实验记录,继续埋头调试温湿度、记录数据。学校给予他全力支持,修建新实验室,配齐显微镜、恒温箱等设备,校长亲自督工保障科研条件。

  经过上百次试验,刘俊清用麸皮、酵母等食材调配出低成本饲料,先培育植绥螨爱吃的甜果螨,再用甜果螨喂养植绥螨;他改造的饲养箱铺设管道打孔,PVC管搭建的饲养架能容纳上万只螨虫,这套“集体宿舍”还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那段时间,我和学生守着培养箱观测,困得脑袋一靠显微镜就打呼噜。”刘俊清说。

图为用无人机在向日葵地投放植绥螨。 马宏伟供图

  田间应用书写助农答卷

  “科研成果只有用到田里,才能帮农户增收。”刘俊清带着植绥螨走进试验田,把课堂、实验室、实验田串联成教学科研流程图:清晨6点钟进棚测温度、数红蜘蛛基数;8点钟回校给学生上专业课;10点钟把植绥螨及其“宿舍”撒到叶片上;19点时在实验室记录虫口密度。这样的节奏,他和学生坚持了一个月。

  试验数据令人振奋:投放植绥螨后,番茄红蜘蛛虫口密度下降91.7%,农药使用量减少4次,每亩节本420元,单产提高12.4%,糖度增加1.3度。“不用打药,蔬菜能贴绿色标签,卖价自然高了。”种植户张爱和说。

  如今,该项目获评“河套英才·乡村振兴人才扶持计划项目”,饲养技术拥有国家专利,进入大规模推广期。在乌拉特前旗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扩繁室里,已培育新小皱新小绥螨近一亿头。

  在辅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时,刘俊清的PPT最后一页,是植绥螨捕食红蜘蛛的照片:一只植绥螨用螯肢刺穿红蜘蛛腹部,像骑士用长矛击败恶龙。他配文写道:“再微小的天敌,也能撬动一场生态革命;再普通的老师,也能把牵挂写进大地。”(完)

  • 相关阅读
  • 北京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挂牌:南有横店 北有“竖店”

      本市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挂牌   南有横店 北有“竖店”   本市首个短剧短片拍摄基地——醉影场,上个月在醉库文创园挂牌,因为拍摄的多是竖屏短剧,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北京“竖店”。属地朝阳区崔各庄乡也正在...

    时间:10-21
  • 智慧养老产品适老性如何?智能化不能“围着数据转”

      从监测健康数据的毫米波雷达,到满足精神需求的陪伴机器人,再到评估口腔功能的智能化系统。如今,五花八门的智慧养老产品正悄然来到老人身边,尝试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这些产品老人能否用得惯?还有哪些地方需要...

    时间:10-21
  • 特朗普称正全力推进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在华盛顿表示,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正全力推进,这表明他支持这一拜登时期达成的...

    时间:10-21
  • 中方:美方挥舞签证大棒挡不住中国同中美洲国家关系发展的时代大势

      中新网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期,美国宣布限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破坏中美洲国家法治的中美洲国家公民及其亲属获得美国签证。美方...

    时间:10-21
  • 从洛阳出发,看见全球古都的新生密码

      千年古都,何以新生?世界在洛阳共寻密码。   10月16日至18日,第六届世界古都论坛在河南洛阳举办。本届论坛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古都代表、专家学者,围绕“古都 新生:全球古都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就...

    时间:10-21
  • 45年一亿亩绿色 内蒙古阿拉善亮治沙答卷

      中新网阿拉善10月21日电 题:45年一亿亩绿色 内蒙古阿拉善亮治沙答卷   中新网记者 陈峰   金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秋季造林正酣。近日,当地发布数据介绍,经过45年的不懈努力,当地防沙治沙累计治理面积...

    时间:10-21
  • 车内睡觉失踪的4岁女童找到后 民警哭了为何让人动容?

      孩子平安归来后,需要进一步反思教训,这也是对所有监护人的提醒   这两天,朝阳市建平县一名4岁女童走失一事牵动万千网友的心。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秋收,在地头车内睡着,有一扇车窗半开着,奶奶约20分钟后返回车内发现...

    时间:10-21
  • 近百家首批会员加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团出道”

      中新网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朱晓颖)20日,南京微短剧产业联盟成立仪式暨产业链资源对接活动在南京举行。当日,南京微短剧“一站式”服务生态小程序——“南京‘剧’好”首发,拟构建覆盖影视制作全流程的服务生态。...

    时间:10-21
  • “风神”将掠过西沙群岛后趋向越南沿海

      中新网海口10月21日电 (符晓虹 郭冬艳)海南省气象台21日上午预报,今年第24号台风“风神”将于今天下午至夜间掠过西沙群岛,之后趋向越南中部沿海。   据监测,台风“风神”(强热带风暴级),21日10时中心位于北纬17...

    时间:10-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