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崔旭红)近段时间,北京、山东、河南等地蔬菜收购价格迅速下跌,菜农损失惨重。商洛的菜价是否受到影响呢?4月28日,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蔬菜批发市场和超市。
商洛菜价略降 市场感觉不明
在黄沙桥蔬菜市场,正在买菜的张大娘说:"各大媒体都说,菜价降了,菜卖不出去,为什么咱们这里菜价还是那么贵啊,白菜还要8毛钱一斤啊!"
商洛市物价局市场监管科的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各大媒体所说的菜价是指田间地头价,不加任何运输费用,真正到市场上的价格依然不便宜。
据全市各县区物价局4月27日对市场粮油、蔬菜、燃料等重要商品价格监测显示,与4月20日相比,米面油、肉禽蛋、燃料价格基本保持稳定,蔬菜价格连续三周下降。莲花白、青椒、西红柿、豆角、莴笋等持续下降,这些蔬菜的价格最高降幅为50.0%。
中间环节多 市民买菜贵
商州区腰市镇的张师傅承包了130亩地种菜,今年光白菜种了40亩。他告诉记者,现在菜价降的太厉害了,有人上门收菜,白菜才卖到1毛钱,他有几亩地的白菜,还有10多天就上市了,心里压力特别大。 记者问张师傅,为什么自己不去菜市场看看菜价,直接把菜拉到菜市场卖,城里白菜现在还是8毛钱。他说,平时里比较忙,很少进城,要是自己拉着菜去菜市场,中间折腾的会赔的很惨。 在大荆镇,一个上门收菜的小商贩说"我以每斤一毛五收菜,拉回去到批发市场每斤卖3毛钱,天气干燥 这些菜还会缩水,我也赚不了多少钱。"他告诉记者,他一般都在西安进菜,那里的菜整理的好还便宜,这次来这里是为了节省运费,现在油价涨的厉害,为了节省车费才来到这买。他还告诉记者,蔬菜商贩一般是把菜卖给总蔬菜批发市场,然后再由总批发市场卖给各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然后再到街头卖菜点,最后才到消费者手里。这中间,每个环节都要拿一部分钱,到了消费者手里,这个价钱也很正常。
一位2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村里现在留守的人老的老少的少,青年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人对外界信息大多不太关注,他们"只管"种和收,只图省事,感觉价钱差不多就批发给菜贩子,接着又赶种下一轮蔬菜。至于赚不赚钱、赚多赚少,一般也不太细算账。再说,村民们没有啥技术,种菜相对轻松点儿,什么菜简单好种就种什么,并不在意菜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
基地建设加速 菜价有望趋稳
据了解,商州区今年投资上亿元在腰市镇、大荆镇、陈塬办事处、夜村等蔬菜基地建设蔬菜示范基地,发展万亩蔬菜大棚。目前虽在起步阶段,但已初见成效。截止2月底,已落实设施蔬菜建成面积2210亩,新建并投入使用生产基地2个230亩,另外12个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大荆镇农业站的李站长告诉记者,他们光莲花白就种植了60多亩的,青椒、西红柿等蔬菜再过10来天就可上市。
随着商州蔬菜大棚的发展,本地蔬菜供应量有望明显增加,运输、储藏等间接费用可直接减少。因此,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市区蔬菜价格太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