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马冠群 周建平)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叔侄俩参军来报国。在武警商洛市支队新训大队,有这样一对“叔侄兵”:他们来自河南省新安县,叔叔仝育森,今年19岁;侄子仝轩龙,今年18岁;叔叔比侄子高半头,不太爱说话,喜欢看书学习;侄子性格比较外向,爱打篮球。
谈起他们的参军经历,可以说是不约而同,“叔侄同归”。叔叔仝育森说,今年他高中毕业考上了一所三本院校,但由于学费太高家庭负担较重,所以就放弃了,加上自己平时在学校时不注重锻炼,身体素质比较弱,自己想了想,部队能锻炼人、培养人,所以二话没说就报名参军了。侄子仝轩龙告诉笔者,自己也是一名高中在读生,学习中等,到部队既为了锻炼提高,更重要的是想通过努力在部队长远发展、成就一番事业。巧的是,当地征集新兵时,他们都报了名,但相互都不知道,直到武装部通知领取新兵服装时,叔侄俩才知道彼此都去参军,而且在同一个部队。
提起这对“叔侄兵”,新训干部们都夸他们是俩好兵。叔侄俩学习认真,训练刻苦,工作积极,遵章守纪,多次受到干部的表扬。在他们身上还有许多有趣的事:部队战友之间相互称“同志”,在家叫惯了“叔叔”的仝轩龙,刚到部队时称叔叔为“同志”还有些不好意思,经过学习教育,使他懂得了这样称呼体现了一种纯洁的战友关系,以后再也不感到“别扭”。叔叔仝育森领会队列动作要领快,训练间隙,他主动给侄子示范动作,仔细进行纠正,使侄子的队列训练很快赶上了大家。侄子仝轩龙内务搞的好,生活中,他手把手帮助叔叔整理内务,使叔叔的被子也折叠的像个“豆腐块”。
叔侄俩的故事在新训大队一传开,一下子成了全体新兵的“活教材”。许多新兵感慨地说:“叔侄俩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从军入伍报国,学习、训练、工作样样都是好样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加强政治学习,苦练军事本领,尽快实现由一名普通地方青年到一名合格武警战士的转变,真正当一名响当当的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