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网上求医需谨慎

网上求医需谨慎

2012-12-20 08:17:42

  本网讯 (见习记者 张萍 余婷)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求医,网上购药,也渐渐时兴起来。然而,这种新的求医方式是不是可靠?有没有用?为此,记者近日专门进行了采访。

  有病网上看,险误患者病

  近日,丹凤县红枫小区的黄女士晚饭后带着三岁的儿子去丹江河边散步,回来后儿子夜间便出现轻微发烧症状,以为是伤风感冒,给儿子服下一包小儿感冒药后便不以为意,谁知第二天孩子不仅食欲不振,还总是呕吐。黄女士听说网上求医问诊很方便,而且坐诊的还都是专家医生,便上网咨询。在线医生答复,"可以先服用消食片、吗叮啉混悬液止吐,暂时不需要用退热药,若再有发烧症状给予物理降温就可以。"黄女士如释重负,赶紧照着方子做。结果,孩子病情非但没有减轻还日渐加重,并出现昏迷、抽搐症状。黄女士一下慌了,连夜将孩子送往医院。检查的结果是孩子患了神经系统感染,通过一番抢救孩子终于转危为安。

  丹凤县中医院儿科主任王春蕾说:"神经系统感染发病的初期症状,极易和消化道疾病,甚至是感冒症状相似,如果不细致观察加以甄别,很容易耽误治疗。"

  黄女士的遭遇并非网络问诊的孤例。"我今年大四,因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导致经常失眠,请问有什么药物可以治疗失眠症状?",这是商洛学院的张俊含在"39健康问答"上提出的咨询。网上的答案是:这是因焦虑引发的神经衰弱症状。服用安神补脑液,每日2次每次1支,谷维素每次2片每日3次,每晚睡前加服2片安定片。对于这样的答复,专业医师评价说,治疗原则没有错,但因个体差异,如果每个病人都这样治疗,很可能让一部分患者病情未减轻反而加重。患者症状虽一样,但发病原因、心理差异和生活环境却千差万别,因此治疗方案就要因人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所谓一脉一药、一人一方。

  网诊虽方便,隔空引担忧

  据了解,大医院里就医难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足不出户的网络咨询又日益发达,二者结合便催生了网络问诊的盛行,而且像这种不用挂号、不用排队、不用花钱就能得到"名医"、"专家"诊断的网络问诊,更容易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像黄女士、张同学这样尝试在网上咨询病情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年轻人大多熟知网络,去医院排队看病又怕麻烦,特别对于一些隐私类的疾病,更不愿去医院当着医生的面讲述病症,通过网络问诊,既节省了时间,也便于隐藏自己的身份。

  然而,网络问诊热的另一面,却是对这种非面对面的隔空问诊,医生能否准确进行诊断的担忧。丹凤县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琪指出,网上看病医生专业水平不一,又缺少望闻问切和全面检查,所以单凭网络诊断往往不能做出正确诊断。如果只根据网络咨询情况就简单下结论,很容易发生误诊,甚至酿出大祸。他以肚子痛举例解释道,肠胃的恶性肿瘤、胃溃疡、消化系统紊乱等均有可能导致肚子痛,如果仅通过网上的一些信息进行处理,很可能会错过最佳的就诊时间。记者注意到,事实上不少医生在回答完网友的提问后,都会加上一句,"建议到医院进行检查",显得十分谨慎。

  网络问诊之所以让人心里不踏实,除了隔空诊断的准确性不高外,还有一点就是存在太多的网络陷阱。众多健康网站打着"专家"的旗号,一步步地钓患者上钩。"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诱导患者到自己所在的医院看病或者买药,成了变相的医托、药托。"商洛市中心医院的陈主任透露,"哪有那么多专家?医院挂号看病都忙不过来了,怎么可能在网站上坐诊。一所医院要上真正的网络问诊平台,不仅需要功能健全的网络软件支撑,更需要庞大的专家团队。一名医生只有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才有开处方的权力,而大多数打着所谓'专家'牌子的网站其实并没有专家,经常是几个小姑娘在已经准备好的数据库里根据相应的症状描述和问题,搜索答案。'专家咨询'是大多数医疗咨询网站的幌子,说白了,就是个骗局。"

  • 相关阅读
  • 豪车伤不起 投保需谨慎

      最近接二连三的豪车被撞事件,给那些没有购买商业车险的车主敲响了警钟。天价豪车稍有点小剐小蹭,维修费用也足以让工薪阶层心惊肉跳。除了规规矩矩的开车,建议车主在购买车险时也要多做功课,把风险降至最低。...

    时间:12-19
  • 普京:俄军费开支已达承受极限拨款需谨慎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政府在处理军费开支时必须极端谨慎,相关支出已处于极限状态。  普京在会见其受托人时说:“我们在军费开支方面应当谨慎。我们已经使它们达到了可以(承受的)边缘。&rd...

    时间:12-11
  • 报告称明年薪酬涨幅或同比下降 员工离职须谨慎

      [提要] 在宏观形势不明朗的前提下,员工离职和企业涨薪都格外谨慎。 数据显示,2012年员工整体离职率为16.7%,去年为18%,而由于经济形势不明朗,企业在2013年调薪也更加谨慎,预计明年薪酬涨幅为8.6%,同比...

    时间:11-30
  • 环保材料环保家装两码事 谨慎签装修合同

      使用环保材料装修的房子,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达6倍之多。记者日前从消费者协会了解到,近年来,一些经营者往往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欺骗消费者。消协专家特别提醒消费者,环保...

    时间:11-28
  • 天津小伙携带艾滋求医屡遭拒 隐瞒病情成功手术

      因术前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天津25岁的肺癌患者小峰(化名)在求医时屡次遭拒。在转入第三所医院时,小峰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最终手术顺利进行。昨日,小峰已出院回家调养。  近日,此事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在...

    时间:11-21
  • 儿童使用电子设备应谨慎

      如今,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会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也会熟练开关电视。英国心理学家及儿童健康问题专家埃里克·西格曼警告说,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对孩子身心成长造成不利影响,3岁以下小朋友根本不应该看...

    时间:10-11
  • 中药太苦 加“调料”需谨慎

      中药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所以大多数中药都是苦的。有些人为了减少苦味,放点糖缓解苦味,但是放糖后的中药还能喝吗?  一般中医在开中药时大多都会加入甘草作为调味。但对于部分孩子来说,仅凭甘草的甜味...

    时间:10-09
  • 价格无标准翻新存危害 购买二手家具须谨慎

      有数据显示,深圳租赁市场虽已过成交旺季,但整体依然保持量跌价升的态势。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让以销售一手家具为生的家居卖场“很受伤”。相比较而言,主要面向租赁市场的二手家具行业却能&ldquo...

    时间:09-28
  • 吃蟹须谨慎每天吃螃蟹超过一只 胆固醇易超标

      中秋节除了月饼,又肥又大的螃蟹也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中国营养联盟副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螃蟹的营养价值高,但是每天摄入超量,对身体健康不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人体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