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见习记者 李亮 肖云)“大寒小寒,杀猪过年。”每当进入寒冬腊月,就到了农村人杀猪宰羊的时候。民间杀猪其实是一种流传已久的习俗,谓之“杀年猪”。过去人们的日子都比较苦,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次肉,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有童谣这样传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进了腊月就杀猪”,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盼望杀年猪吃肉的心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杀年猪的人家慢慢减少,也比不上以前的仪式隆重,但这一风俗仍旧保留至今。近日,记者下基层来到商南县富水镇王家楼村,正巧碰到一户人家杀猪。
这是王家楼村五组的一个普通家庭,男主人叫路继玉,大约五十岁左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两口在外打工,小儿子和儿媳与他们一起生活,女儿已经嫁到附近的镇上,今天杀年猪,女儿和女婿都赶来帮忙。他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杀年猪可是个大事,提前得算好日子,联系好屠夫,镇子里面杀年猪的人还挺多,但屠夫比较少,杀一次给屠夫50元,有时候还排不上队。大家都觉得这个习俗不能省,是好日子的征兆。今天他们杀的猪养了6个多月,不算大,平时主要喂玉米。早上六点多他们就起床准备了,提前烧好三锅水,待屠夫来后,家里有劳力的人帮忙把猪逮住,按在案板上,民间有不让猪受罪,一刀将其致死的说法。将烧好的三锅水倒到旁边盛猪的大缸里,一遍遍地烫,女主人还在厨房不停地烧火,担心水不够,她边忙边向记者解释:“咱们自家杀猪就是图个干净卫生,所以一定要把猪洗干净,不然吃起来都不舒服。”随后,记者看到屠夫用钳刀子大小又黑又弯的铁板,在猪的身上反复“嗤嗤”地刮着,猪毛就一排一排被整整齐齐地刮掉了。一家子帮忙把猪挂起来,从中间砍开,将猪的肝、肺等取出来,然后过秤,称一下这头养了6个月的猪大概多重,男主人看后很满意地说:“差不多300斤,养得算很好了。”最后一道程序便是砍肉,将猪的各部位砍开,按不同的用处搁着。男主人介绍说:“猪肉一般分为三块,腿上肉、正腰肉和头上肉,腿上肉都是瘦肉,是较好的肉,正腰肉可以做排骨,猪尾巴、猪蹄子和猪头按照风俗是不能吃的,待到大年三十敬老祖宗。”
最为隆重的就属“杀猪饭”了,按照习俗,哪家杀年猪,都要请上邻居好友吃上一顿,是庄稼人的一种礼节,更展示了农村人的淳朴善良、豪爽大方的美德。传说“杀猪饭”由“头刀菜”、“杀猪菜”、“白色三王子”、“宫爆肉筋”、“老腊肉”、“猪脚煮青菜”六大特色系列组成,专门为招呼客人。过去村里的人帮忙杀完猪后,就用“杀猪饭”招待,寓意是未来的工作与生活红红火火。男主人家还有一个客人,据这个年轻小伙讲之前吃过一次杀猪饭,一直念念不忘,觉得太好吃了,他说这话时把在旁的男主人说得不好意思,一直去催促着赶紧开饭,等饭端上来之后,一群人围坐着好不热闹。“过几天呀,也要忙一阵子,把这些肉做成腊肉,到时能吃半年呢。”女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