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方 婷 朱恢军)“什么叫‘低碳生活’,对我们农民来说,省时省能源没有破坏就是低碳生活!”近日,笔者在柞水县下梁镇采访,村民程宝才向记者吐露自己的“低碳”感言。如今,柞水农村随处可见农民装节能灯、骑电动车、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的情景,一股环保新风正飘溢在田野乡间。
家住干佑镇车家河村芦才沟的赵绪祥老早就享受了低碳生活带来的便利,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建设项目,2009年5月,芦才沟实施沼气工程,建起440个沼气池,开启了“猪(鸡)—沼—果”综合利用循环模式和庭园经济生产模式。如今赵绪祥家里不仅用沼气,而且节能灯、电动车、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节柴灶一应俱全。随着国家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的不断深入,节柴灶、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逐渐遍布柞水各个乡村,如今辛苦一天的农民回家打开龙头洗个热水澡已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为优化农村用能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了农业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柞水县把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建设纳入“民生计划”。在实施中逐级落实责任,使节能减排工程进农村、入农户;各相关部门争取资金和项目,加快沼气池建设进度,为群众的低碳生活打好基础,落实中省市惠民政策,向群众发放太阳灶等节能环保生活用具;深入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在全社会倡导崇尚文明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生活风尚,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据悉,今年以来,柞水县已完成节能设施投资1639万元,建成小区沼气20个、农村户用沼气400口,发放节柴灶800台、太阳灶500台、太阳能热水器800台,农村能源建设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切入点,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农村生活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