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立交桥下劳务市场

立交桥下劳务市场

2014-08-12 09:13:16

整顿后,务工人员进入市场,雇主也到市场内找工人,双方洽谈方便安全。

整顿后,务工人员进入市场,雇主也到市场内找工人,双方洽谈方便安全。

整顿前,来了一个雇主,务工者蜂拥而上,堵了交通,安全也没有保障。

整顿前,来了一个雇主,务工者蜂拥而上,堵了交通,安全也没有保障。

整顿前,务工人员集中在马路上。

整顿前,务工人员集中在马路上。

整顿后的劳务市场

整顿后的劳务市场

  商洛日报讯 (文/记者 肖 云 吉文艳 图/杨 鑫)在市区江滨公园立交桥下,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劳务市场。这里长年聚集着大量进城找工的人,他们推着车子、扛着铁锨,没有目标地在公园附近甚至马路边转悠着,一旦遇到可能的雇主,便一拥而上,而最终被挑走的只是少数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寻工的人多是周边失地农民,也有一些是城里的无业人员,他们普遍年纪偏大,学历较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卖苦力挣取家用。他们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引发的交通堵塞与安全隐患等问题成了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从7月28日开始,商州交警大队联合市容监察支队、城关派出所和商州区劳动就业局对城区临时劳务市场进行集中整治,并投入50万元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用工方和劳务人员进入规定场地洽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整治,原来站在路边等活、在路边讨价还价的现象不见了,务工者都回到了桥下劳务市场,自行车、摩托车整齐地停在指定的停放点,整个劳务市场规范有序。据了解,整治活动将长期进行。
  立交桥下的寻工故事
  7月28日早六时,州城的各个组成细胞刚从夜晚的宁静中渐次苏醒,位于市区立交桥附近的临时劳务市场却早已喧闹起来,从郊区四面八方涌来的劳动者骑着摩托车或自行车赶来,希望能找到一天的活计。不到一个小时,推着车、带着家伙什的务工者已经占据了立交桥北边的东西两侧,他们或是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互相交谈,或是推着车子走来走去,看到有挂着工作证、戴着红袖章的市场管理人员过来,务工者即刻作鸟兽散,出出进进的人群让这个临时劳务市场俨然变成了“马路市场”。
  家住商州区柳家沟村的柳新民是劳务市场的一员,从事瓦工已经30多年了。柳新民说,他站了一辈子的人市了,最早是在西门口,那时候人少,也就二三十人,泥瓦工和木匠在当时很吃香,只消站一会就会被抢走,有时还可以挑拣。“从上世纪90年代起,商州城开始大规模建设,盖楼房、修公路等基建活增多,我也就学了瓦工的手艺,工钱从最开始的一天一块五涨到了现在的一百五六。最吃香的时候甚至一天一个价还找不到做活人。”柳新民回忆道。可时事变迁,如今的瓦工行业已不复当年:“现在基建活越来越少了,四川、河南那边的人也跟着工程队进入商洛,活越来越难找,站的太偏都怕找不到活。”记者发现,虽然正值早上开工的时间,可是前来叫人的雇主却寥寥无几,多是找活的人四处走动打听。

  • 相关阅读
  • 干旱期间勿忽视生活饮用水卫生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读者 朱建志)4月份以来,我市出现持续少雨天气,加之近期晴热高温,造成大部分地方水源枯竭,生活饮用水匮乏,人畜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让受灾人民群众了解生活饮水卫生安全知识,减...

    时间:08-12
  • 村民纠纷增多应引起重视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读者 王宏伟)近年来,城乡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村群众之间纠纷不断增多,正在一点一点地冲淡着旧时淳朴的民风。笔者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方面政府部门对农民只重视经济...

    时间:08-12
  • 警惕换零钱换出“假币”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记者 肖 云 实习生 蔡燕利)近日,记者与一位推着自行车卖桃的大妈闲聊时,发现她很害怕收100元的整钱,遇到挑好桃却发现没带零钱的买主,只能在大妈“不收整钱”的理由下悻悻走...

    时间:08-12
  • 商洛市5商家7童装和床品上黑榜

    陕西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流通领域儿童服装和床上用品质量抽检结果,曝光了20组不合格商品,包括蓓茵儿、小飞象、婴花坊母婴用品。其中世纪阳光、客都等5家7童装和床品不合格。 ...

    时间:08-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