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不能让贫困“代际传递”

不能让贫困“代际传递”

2015-05-12 10:13:21

  张玉胜
  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等5项改革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在中西部老少边穷等边远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代”的概念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借用到社会学中,便具有了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表示人类自身繁衍过程中祖辈、父辈、子辈等代际之间的关系;其社会属性是指一定社会中具有大致相同年龄和类似社会特征的人群。不同代人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代沟”。在后代与前代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同时,更多地表现出在思想观念、文化习俗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这种继承性就是“代际传递”。所谓“贫困代际传递”,既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使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境遇的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一部分家庭仍处于贫困边缘,甚至已出现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娃再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娃……”正是这一现象的生动写照。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治愚”和“扶智”,根本手段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导致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低,学校生源日趋匮乏,农村教师普遍存在“下不去、留不住、干不好”的尴尬状况。此次中央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出包括提高生活待遇、统一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倾斜、城乡教师流动等多项关键举措,彰显了党和政府勇推教育改革、力促教育公平的诚意与魄力,势必对发展乡村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产生积极作用。
 

  • 相关阅读
  • 商洛生态好 引来养蜂人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李小龙 王 涛)每年4至6月,在商山洛水间总会活跃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以蜜蜂为伴,他们追逐着花期过日子,他们就是来自外地的养蜂人。每天早晨,朱晓冬都会给蜜蜂做例行检...

    时间:05-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