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民生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商洛扶贫搬迁

央视新闻联播关注商洛扶贫搬迁

2016-01-19 09:01:4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记者 李 亮)1月13日的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专栏的《脱贫军令状》系列报道中,以镇安县为例报道了商洛正在开展的移民搬迁工作,并配发短评。
  央视报道中指出,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处,贫困人口5.77万,有3万多人需要通过移民,搬出大山,才可能实现脱贫。镇安县共有8个移民搬迁小区,每个至少能容纳1000户居民。移民小区建在山脚下,地势平坦,整齐漂亮,并配套建设相关企业。对这些企业,县里会提供贷款、土地出让等政策优惠,要求他们招收员工时,必须有40%的贫困户。针对家里有老人的情况,移民小区还会新建一个日间照料中心,年轻人白天出门打工,老人可以送到这里,取暖聊天,并由政府提供免费午餐。央视在短评中指出,当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时候,搬迁就成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然而,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扶贫搬迁不是简单地帮困难群众“挪个窝”,而是要给他们的生产生活“铺好路”。所以说,扶贫搬迁,重搬更要重扶。在“扶”字上下足功夫,才能搬得出、稳得住。“扶”是牵涉到上学、看病、就业甚至生活习惯等一揽子问题的系统性工程,环环相扣、事事相连。而只有让群众有奔头,才能留住他们;只有让搬迁与地方发展共济互补,脱贫成效才能牢固。
 

  • 相关阅读
  • 商洛北环路

    什么能改变一座城市的速度?道路。毫无疑问,对于商洛人而言,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开车从热闹的北新街或是多个十字的江滨大道驶过,同样的距离,绝对达不到北环路的速度。而凡是经过北环路的人,感受到的不仅是时间上的便利,在视觉上也达到了一种美的享受。近日,记者顺经此路,被这条路深深吸引,它的建成,不仅亮丽了人的视野,更美化了这座城市。...

    时间:01-19
  • 商洛市去年民生工程投入创新高

    全年民生工程投入一百五十六亿 比上年净增二十一亿  本报讯 (朱 莉)我市始终把民生工程作为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的重大举措,已连续数年在年初向广大市民公开承诺实施好十大领域民生工程,坚持“两...

    时间:01-19
  • 强大电网点亮幸福商洛

      本报讯 (李小红 陈 静)“十二五”期间,我市形成了一个以330千伏“米”字型主网架结构、110千伏为骨干网架、35千伏遍布城乡、10千伏及0.4千伏配网走村入户的强大智能电网,为商洛的追赶超越...

    时间:0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