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科文卫体改革,加快发展民生事业。全面完成市、县区两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改制单位37个,涉改人员1029人,新组建文化企业30家,组建的新型传媒公司、演艺公司和社区文化服务公司运转正常。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改革校点布局不合理以及“大班额”等突出问题。建成计生网上办公系统,落实了分级诊疗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三项制度。实施“体育惠民”工程,完成了全市180个村级农体工程和60个社区、39个移民搬迁点的器材配送,方便了农民群众健身。
——专项改革顺利推进,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我市创新实施以党建“五大板块”、机关“五条措施”、镇办“五项制度”、村级“五项举措”、党委(党组)“五个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五”党建,创出了商洛党建特色。探索建立“三推三考”选人用人机制,突出“两个基层”,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向导。改革现行的纪律监察体制,对市纪委派驻机构进行撤并、调整、整合,派驻机构由41个减少到15个,派驻机构、职能、编制在原基础上均有大幅下降,进一步转变履职方式,聚焦主业主责,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有效加强。改革完善人大常委会领导包案、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制度,实行了建议人、承办单位、承办内容、承办结果、代表满意率“五公开”。改革完善人民政协月度协商座谈会办法,增加协商密度,全面建立镇办政协联络组,强化政协基层工作。改革建立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人民陪审员数量由225名增加到390名。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选任市级人民监督员25名,提高了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提高了城镇化率。按时全面完成公务用车改革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涉改取消和保留的车辆已全部划转、调拨到位,车辆处置拍卖如期进行,司勤人员得到了妥善分流安置。
2016年是“深改三年”。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会部署,今年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加快生产环节的新陈代谢,下决心处置一批“僵尸企业”,千方百计解决去库存问题,上下同心克难攻坚,坚持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个歼灭战。同时,妥善处理保持社会稳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推出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价格、社保等改革措施,及时统筹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追赶超越发展、不断开创美丽幸福商洛建设新局面。